申请单位:团风县科学技术协会
申报类别:绿色有机茶标准化栽培与加工技术
实施地点: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湾村
申报时间:2007年3月18日
项目实施村基本状况:
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湾村是鄂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开展共产主义早期运动的地方,诞生了林育英、林育南、林彪林氏三兄弟和文学家秦兆阳,村内名胜古迹众多,林氏故居全国闻名。
林家大湾村辖12个村民小组,人口1800余人,全村耕地1170余亩,水田近890亩,山林3800亩,106、318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近年来,该村在村支部书记、主任林元寿同志(通讯地址: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湾村,电话:13971742626)带领下,大力发展蛋鸡、旅游、纺织和特色种植业,村级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实现旅游收入近100万元,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纺织业产值300万元, 50多人家门前就业增收;建成蛋鸡小区1个,发展大户28家,存笼20多万只;特种果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仅鄂东名特资源苦荆茶面积近100亩。村级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全村拥有固定资产原值达3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多元,新建了亮堂美观的村部,修通了通组水泥公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特别是近年来,该村在发展蛋鸡生产同时,组建成立了县养鸡技术协会,网络林家大湾及其周边蛋鸡大户200多户,协会积极开展无公害蛋鸡生产技术试验示范、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认证、蛋鸡商标注册,已完成鲜鸡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以“林家大湾”申请注册的鲜鸡蛋商标通过注册并正式使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这种运作灵便、活力充足的民间经济技术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黄冈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推动产业大发展的典型,是科协组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样板,得到各级领导和部门肯定。
该村科普基础较好,科普设施齐全,境内丰富的人文景观历来是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良好阵地,驻村的养鸡协会有组织科技培训的技术和品牌优势,现代化的村部有健全的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等科普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近年来,随着各产业的不断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信息灵的科技致富能人,全村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致富的风气浓,为农村科普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项目主要科普示范辐射作用:
(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蛋鸡生产,能够强化粮食资源,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形成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良性循环。可以带动水产业的发展,鸡粪可以养鱼,以提高鱼的产量。还可以带动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形成种植、养殖、加工商业发展链。
(二)能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团风是典型人多田少的农业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问题,发展蛋鸡生产,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全县直接或间接从事蛋鸡产业的有7000余人。一大批青年离土不离乡的打工族活跃在蛋鸡及相关产业。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大,参与蛋鸡生产的群体也将不断增多。农民致富有了新的门路。
(三)能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蛋鸡养殖是一门新的技术,要使养殖有大的发展,农民必须接受技术培训,学到蛋鸡养殖技术,防疫技术。通过几年的技术培训,加上养殖户之间互相学习,使农民的养殖技术有很大的提高,不少养殖农户还掌握了一技之长。
在养殖过程中,农户不断学到了养殖技术,还学到了市场营销知识,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普遍的提高,成为农村传播新技术的主力军,市场营销的主力军。
预期效果:
1、提高蛋鸡生产率。项目建成后,通过开展蛋鸡生产技术培训,应用无公害规范化生产技术,可提升养殖场(户)技术管理水平,提高蛋鸡生产率。据测算,生产率可提高3%,即百万只鸡群年可多产蛋437吨,可实现年增收近300万元;
2、降低蛋鸡发病率。通过实施项目,切实解决当前中小型养殖户疫病防治及配方饲料中的技术缺陷和盲目性投入,有效提高疫病自防和饲料自配能力,降低成本,实现鸡场疫病的净化,降低蛋鸡死亡率2%,即百万只鸡群年减少病鸡2万只,可实现年增收80万元。
3、提升鸡蛋附加值。项目完成后,全县蛋鸡都可完成无公害产地与农产品的认证工作。标有无公害鸡蛋品牌的鸡蛋,营养全面且有价格优势,统一使用“林家大湾”商标品牌,团风鸡蛋产品包装品位可望上一个档次,其市场价将高出15%,仅此一项,全县蛋鸡产业年增收1300万元。
4、加速蛋鸡产业化。通过项目的实施,蛋鸡产业将步入更加良好循环的发展轨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金的注入,蛋鸡养殖规模将进一步扩张,团风蛋鸡品牌及市场占有率将扩大,蛋鸡对全县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将强力进位。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提升一个系统。县养鸡协会组织建设将得到加强,其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用将得到重视和充分发挥,县科协在县委、县政府及部门中的影响将得到提高,为基层科普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大学生村官:
运营方式:独资
项目辐射地区:0个村 0个乡(镇) 0个县(市、区) 0省
聘请省级专家:0(人)
聘请本地专家和技术人员:0(人)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国家支持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确保食品安全的产业。蛋鸡生产正是国家支持、扶持的发展产业。它的实施,能够形成一批依靠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基地建设。能够形成产业发展群体,推进农村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的进程。
(二)有稳定广阔的销售市场
团风蛋鸡目前已初具规模。鸡蛋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产品已进入武汉、黄冈市场,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团风有临江近城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产品流通周期短、时间快。
该项目的实施,是全县蛋鸡生产发展的基础性项目,建成后所有商品蛋鸡鸡苗立足县内市场,直接为全县蛋鸡养殖户服务。
(三)有稳定可靠的资源和养殖基础
团风是全县粮食主产区,粮食充足,年可转化饲料用粮0.5亿公斤,项目的实施可有效促进粮食的转化,也使蛋鸡饲料有可靠的原料。蛋鸡养殖周期短,见效快。近几年养殖户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们有再增加投资,扩大养殖规模的信心。通过他们的辐射效应,也带劝了一批热心养殖蛋鸡的农户。
(四)有优惠的扶持政策
团风县委、县政府在2002年就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无公害蛋鸡生产的决定》,对发展蛋鸡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一是建设蛋鸡场用地视同种植业用地,养鸡户建设鸡舍及其配套设施,相关部门办理各项手续不收取任何费用,工商部门对蛋鸡饲养户在生产环节不收办证费,销售环节需办证的,只收取工本费。二是鸡场投产后享受三年的所得税照顾,三年后视其经营情况,按最低标准核定税额。三是在资金扶持上,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的发展基金,县发展计划局、县扶贫办每年各安排50万元以上的资金扶持生产。县农业银行,县信用社每年安排800—1000万元的扶贫货价及小额更农货价。县委、县政府为加强对全县蛋鸡生产的领导,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蛋鸡生产中的各项问题。
项目实施村科普工作基础条件:
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科普活动站(室)(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可展示面积(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内容更换次数(次): 0 0 0
科普宣传员(人): 0 0 0
科普图书(种): 0 0 0
科普图书(册): 0 0 0
电脑(台): 0 0 0
项目预算经费(请列出支出科目、金额、用途),经费预算合计:95 万元,其中:
1、规范化蛋鸡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补助费45万元;
2、县养鸡协会建设费15万元(其中省拨专款4万元,具体预算见附表1);
3、小区建设规划及指导费5万元;
4、无公害生产规程与质量控制监测费10万元(其中省拨专款1.3万元,具体预算见附表2);
5、蛋鸡规范化生产技术推广费20万元(其中省拨专款4.7万元,具体预算见附表3)。
经费来源:
申请省科协、省财政专项经费: 10 万元
地方财政配套经费: 30 万元
自有经费: 55 万元
其中,国家其他拨款: 0 万元
单位自筹: 0 万元
其 他: 0 万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