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单位:通城县科学技术协会
申报类别:沼气与环保、循环农业配套技术
实施地点:通城县沙堆镇石冲村
申报时间:2007年2月28日
项目实施村基本状况:
石冲村距县城12公里,紧邻沙堆镇政府,人口1360人,水田面积1291亩,蔬菜基地面积80亩,水库、水塘面积150亩,果树面积200亩,2006年农民人平收入3200元。
该村是沙堆镇畜禽养殖小区项目建设点,并被列入了通城县“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该村创办的通城富康农牧有限公司被湖北省科普素质工程领导小组命名为“湖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同时,该村还被湖北省科协命名为“科普文明示范村”。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英海同志2002年度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是咸宁市第二、三届党代表。
项目主要科普示范辐射作用:
1、已建沼气池100口,待建100口;2、落实蔬菜基地80亩,建大棚15个;3、落实水塘面积150亩;4、建水果基地500亩;5、发展优质稻1200亩;6、发展牲猪生产:
2007年发展生猪养殖大户50户,年出栏肉猪8000头,按每头猪赢利120元计算,可创利近100万元,发展“沼、鱼、果、菜、瓜”面积500亩。
预期效果:
2008年发展生猪养殖大户100户,年出栏肉猪35000头,按每头猪赢利100元计算,可创利350万元,发展“沼、鱼、果、菜、瓜”面积600亩。
2009年发展生猪养殖大户200户,年出栏肉猪70000头,按每头猪赢利100元计算,可创利700万元,发展“沼、鱼、果、菜、瓜”等面积1000亩。
大学生村官:
运营方式:独资
项目辐射地区:0个村 0个乡(镇) 0个县(市、区) 0省
聘请省级专家:0(人)
聘请本地专家和技术人员:0(人)
项目可行性报告
通城县是湖北省畜禽养殖建设重点县市,“通城两头乌”是驰名中外的优良猪种,被列入国家优良猪保种系列,省人民政府(鄂发计文[2003]93号)《湖北省农产品和特色农业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10)》中将通城县纳入优质三元猪产业带建设计划。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发展地方经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化,大力发展优质瘦肉型猪生产,我县沙堆镇石冲村畜禽养殖小区项目建设被列入“通城县‘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石冲村是我县沙堆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石冲村距县城12公里,该村人口1360人,水田面积1291亩,蔬菜茶地面积80亩,水产养殖面积150亩,果树面积200亩,2006年村级公路硬化,农民平均收入达3200元。
该村以湖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富康农牧公司为依托,着重开展沼气与环保、循环农业配套技术,以生产瘦肉猪为龙头,建立了支部+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以“一扶六包”带领农民群众联营合作发展牲猪生产。2006年公司与该村25位农户(10户100头户)邻村农户30户联营合作,实施“猪、沼、菜、果、鱼、稻”等立体循环农业,共出栏牲猪6000头,建沼气池100个,农户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推广支部+协会+公司+基地+农户、“一扶六包”的经营生产模式,公司和农户双方通过资金、技术、市场、劳力、场地、管理等优化组合,使公司和农户达到双赢。二是利用驰名中外、列入农业部保护优良品种──“通城两头乌”为母本,与世界著名的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瘦肉型良种猪杂交、生产瘦肉率高、肉汁鲜美三元、四元杂交猪。三是推广全价配合饲养、降低养猪成本,缩短出栏时间。四是推广建设标准化猪舍,使猪舍温度保持在15—20℃,创造生猪生长的适宜环境。五是推广猪、沼、菜、果、鱼、稻立体生态农业生产,实现原料的多级利用,发展优质无公害农业生产。
项目资金筹措:总投入1000万元。计划亚洲开发银行贷款220万元,已到位70万元。能源办投入10万元,已到位8万元。农户自筹580万元,财政解决配套资金100万元,争取资金100万元。
项目建成后,该村将形成我县沼气与环保、循环农业、立体开发的试点村,同时年出栏优质瘦肉型生猪达到4万头,成为我县第一个“支部+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为发展我县立体、生态农业提供样板。
项目实施村科普工作基础条件:
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科普活动站(室)(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可展示面积(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内容更换次数(次): 0 0 0
科普宣传员(人): 0 0 0
科普图书(种): 0 0 0
科普图书(册): 0 0 0
电脑(台): 0 0 0
项目预算经费(请列出支出科目、金额、用途),经费预算合计:0 万元,其中:
预算经费(支出科目、金额、用途)
经费预算合计: 1060 万元,其中:
1、建沼气池投入20万元;
2、建猪舍投入520万元;
3、设备设施投入100万元;
4、种猪(公母种猪)投入15万元;
5、蔬菜大棚投入15万元;
6、水产养殖投入30万元;
7、果类投入40万元;
8、优质稻投入20万元;
9、水、电、路及其它设施投入100万元;
10、流动资金200万元。
经费来源:
申请省科协、省财政专项经费: 100 万元
地方财政配套经费: 100 万元
自有经费: 0 万元
其中,国家其他拨款: 860 万元
单位自筹: 580 万元
其 他: 280 万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