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关口葡萄”科普示范
申请单位:建始县科学技术协会
申报类别:绿色果树标准化栽培技术
实施地点:建始县花坪乡村坊村
申报时间:2007年2月28日
项目实施村基本状况:
村坊村现有人口1058人,耕地面积1378亩,山林面积4134亩。主导产业:“关口葡萄”、畜牧、烟叶等产业。该村是建始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村级基础条件好,乡村公路、生态能源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方面的建设走在花坪乡其他村之前,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全村每年仅葡萄产业收入达672万元,人均种植葡萄收入达4341元。该村是县科协确定的科普示范村,村支两委高度重视科普工作,专人分管,并设有科普活动室、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经常开展科技宣传、培训、推广活动,80%以上农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科技对该村经济贡献率达49%以上,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项目主要科普示范辐射作用:
花坪乡、村两级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和“天二”公路给村坊村人民群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围绕“路兴产业兴”、“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总体思路,确立了主攻村坊村“关口葡萄”产业的结构调整目标。并依托农技服务中心成立了“关口葡萄”产业协会,依托天然果品公司成立“关口葡萄”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关口葡萄”商标,申请并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截止目前,村坊村“关口葡萄”发展总面积已达1082亩,户平2.7亩,人平0.7亩。其中棚架式206亩,篱架式876亩。45%的葡萄已进入了盛产期,按当年市场均价8元/公斤,每亩单产2000公斤,亩产值1.6万元。每年每亩投入1500元(已建成),每年每亩纯收入1.45万元(2002年已建的420亩葡萄基地,于2004年开始挂果,2006年进入盛产期。其余的300亩属初产期和362亩为培育期不计),年产值672万元,年纯收入609万元,仅葡萄产业人均纯收入达3934元,有50户种植葡萄总收入达到1万元至10万元。其独特的醇香味风靡到州内外,果农足不出户就被远近客商在葡萄架下抢购一空。
预期效果:
1、从葡萄的挂果期计算,从定植开始,1-2年为培育期,3-4年为初产期,5年以上为盛产期。我们将采用新技术,对现有的420亩盛产期、300亩初产期、362亩培育期的葡萄进行科学管理,使之到2010年全部良性进入盛产期。
2、2007年在该村新增250亩,到2009年进入初产期,2011年进入盛产期。
3、因该村土地所限和“关口葡萄”产质的区域性太强,2007年组织专家研究更广的适宜生长地,到2010年,包括辐射周边村的同类产质的“关口葡萄”达到2000亩。
4、2007年,科学化地设置“关口葡萄”包装,既美观又便贮运,同时组织研究鲜葡萄长时间保鲜技术,便于2008年高产葡萄反季节销售。
5、到2010年,现有的1082亩“关口葡萄”全部进入盛产期,2007年、2008年新增面积也达到初产期,年产量将达4000吨,鲜葡萄的销售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为进一步提高效益,将于2009年开始组建专班筹划葡萄深加工工作,于2010年正式投入生产。
大学生村官:
运营方式:独资
项目辐射地区:0个村 0个乡(镇) 0个县(市、区) 0省
聘请省级专家:0(人)
聘请本地专家和技术人员:0(人)
项目实施村科普工作基础条件:
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科普活动站(室)(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可展示面积(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内容更换次数(次): 0 0 0
科普宣传员(人): 0 0 0
科普图书(种): 0 0 0
科普图书(册): 0 0 0
电脑(台): 0 0 0
实施项目的必要性
1、“关口葡萄”作为“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项目是十分必要的。其一,村坊村目前的主导产业就是“关口葡萄”,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使其效益提高,既为农民建立稳定、持久的收入来源,又可为地方财政开辟新的财源,并且能够达到富民、富户、富企业的“三富”目的。从而加快该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其二,“关口葡萄”基地目前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在规范种植和管理方面,有待于更进一步科学化。特别是“部分农户”还是宝在身边人不识,机遇在手把不住,仍然存在“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打工挣钱,小富即安”和轻视庭园经济、轻视本地特色资源的观念,规模发展的商品意识和科技致富的思想意识比较淡薄,使其特色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和利用,这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其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普工作的相关设施必须上档升级,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科技知识的需求。
2、“关口葡萄”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有必要尽快提高产量,加强品质保护。一是2001年葡萄资源调查时,“关口葡萄”的同类产质的区域性十分有限,对于该村发展此产业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无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二是2001年将该品种送湖北民院果品鉴定,该品种风味独特,醇香浓烈,具有丰产性、优良性、无污染性等特点。通过规模发展后,于2004年申请并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三是“关口葡萄”适应性强,成园快,产量高,寿命长,见效快。一至两年培育期,三至四年初产期,五年以上为盛产期。果园寿命最低可达60年,亩均单产2000公斤,产值1.6万元。四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其扶持力度一年高于一年,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高涨,科技意识大幅度提高,其发展时机更加成熟。
市场预测
由于海拔因素及独特的气候等综合因素,关口葡萄成熟上市较周边同类迟一月左右,上市时差无异于天然冻库,入市具独特季节优势。同时,因属地特有的温、光、水、肥等条件(该地曾有“雾雨村坊”之称,也就是无论天晴下雨,每天早晨都有一层薄雾缭绕,一会儿后,就逐渐散去),是难得的优质绿色食品。成熟时,果体晶莹透亮,四周浓香扑鼻,浓甜醇正悠远,回味诱人。与同类聚市,原价傲视群芳。葡萄,是全社会食用最普遍的水果之一,独特的“关口葡萄”更是老幼同喜,四季皆宜,市场需求急剧攀升,更具广阔的市场前景。因目前面积和产量的有限而使无数知者难求一尝,只有少数将其作为奢侈品以慰亲朋。“关口葡萄”因其典型性和特殊性,现有种植面积和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产品仅在县内市场销售,且供不应求,外地客商慕名纷至踏来,大多空手而归。因此,该产品市场空间很大,需求旺盛。2003年以来,价格稳定在8-10元/公斤左右,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加大发展力度。
项目预算经费(请列出支出科目、金额、用途),经费预算合计:20 万元,其中:
1、科普示范和技术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需8万元。
2、现代科普专用设备购置需4万元。
3、用于各类培训、展览、研究、引进新技术需5万元。
4、开展各种科技服务活动需3万元。
经费来源:
申请省科协、省财政专项经费: 15 万元
地方财政配套经费: 5 万元
自有经费: 0 万元
其中,国家其他拨款: 0 万元
单位自筹: 0 万元
其 他: 0 万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