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双孢蘑菇生态农业种植
申请单位:公安县科学技术协会
申报类别:食用菌标准化栽培技术
实施地点:公安县章田寺乡刻木村
申报时间:2008年4月22日
项目实施村基本状况:
刻木村(原章田村)位于章田寺乡章田集镇周围毗邻虎渡河,东西向长2.1公里,南北向长3.6公里,承雨面积7.56平方公里。该村为丘陵地带,局部平整,北高南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历年日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雨量为1152.2mm,年平均日照期为1700~1950小时,全年无霜期260~280天。
项目区共有耕地4614亩,全部为水田,现有农业人口3218人,798户。
项目区内村级公路已基本完善,其中村级水泥路 6 公里,与县级通乡柏油公路相连,交通极为方便,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项目主要科普示范辐射作用:
通过刻木村双孢蘑菇种植示范村的辐射推动作用,章田寺乡将有10000多农户种植双孢蘑菇。2008年全乡力争种植双孢蘑菇面积达到30万平米,年产值力争实现1亿元,农民纯收入力争达到4000万元以上。
双孢蘑菇种植是一个很好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平时农民收割稻子后,就在田间将稻草焚烧,严重污染了环境,推广双孢蘑菇种植项目后,起到了很好的治污治脏作用。既保证农民增收,又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改善。
预期效果:
种植双孢蘑菇每100平方米需稻草3500斤,0.1元/斤,需350元;牛粪1000斤,0.25元/斤,需250元;石灰100斤,0.12元/斤,需12元;石膏50斤,0.16元/斤,需8.00元;菜饼200斤,0.75元/斤,需150元;尿素30斤,1.00元/斤,需30元;磷肥50斤,0.20元/斤,需10元;消毒灭菌杀虫等药物折币40元;种籽200元;共计1050元。技术到位情况下,每平方米可产鲜菇15斤,按现行市场价格2.5元/斤,可毛收入3750元,除掉原材料1050元,人工400元,棚架900元,棚架可连续使用3年,每年折旧300元,可获纯利2000元。
项目区共有农户602户,按50%300户每户种植200平方米计算,年可获纯利120万元。种植双孢蘑菇后的下脚料还可以再加工利用,如果不加工,也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
大学生村官:
运营方式:合作制
项目辐射地区:1个村 1个乡(镇) 1个县(市、区) 1省
聘请省级专家:0(人)
聘请本地专家和技术人员:0(人)
项目可行性报告
发展蘑菇生产,不仅对于资源再利用和净化地理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双孢蘑菇是一种菌类食物,无污染,营养丰富,易于人体吸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城乡消费逐年增加,特别是深受国际市场欢迎,蘑菇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项目区发展双孢蘑菇条件独特,一是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双孢蘑菇健康生长。二是资源丰富,原料来源广泛,特别是禾梗、畜粪可变废为宝。三是回报率高,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不愁销路。五是群众致富心切,只须在技术上加以引导。所以发展双孢蘑菇前景广阔,是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项目实施村科普工作基础条件:
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科普活动站(室)(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可展示面积(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内容更换次数(次): 0 0 0
科普宣传员(人): 0 0 0
科普图书(种): 0 0 0
科普图书(册): 0 0 0
电脑(台): 0 0 0
项目预算经费(请列出支出科目、金额、用途),经费预算合计:40 万元,其中:
一、建蘑菇基地一处(24万元)
利用闲散空地建220平方米菇房一座,长22米,宽10米,高7米,内可搭菇架7层,共计1000平方米。菇房造价5.5万元,棚架2.5万元,计8万元。大棚三座计10万元。粗加工厂地及设备6万元。
二、完善科普培训组织及设施(16万元)
建培训基地,利用现有村部空闲房维修,维修费用2万元,培训桌椅1万元,幻灯、投影、电教设施等3万元,计6万元。
对农户印发蘑菇种植技术手册,计2万元。
参观蘑菇产业基地,计1万元。
向周边农民和青少年开展培训讲座、展览,计2万元。
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等科普活动,计2万元。
聘请和组织有关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服务活动,计2万元。
成立蘑菇协会,对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等费用,计1万元。
经费来源:
申请省科协、省财政专项经费: 20 万元
地方财政配套经费: 10 万元
自有经费: 10 万元
其中,国家其他拨款: 0 万元
单位自筹: 0 万元
其 他: 0 万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