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助农典型

更多

监利县汴河镇谢窑村小龙虾孵化养殖基地

发布时间: 2010-05-12 11:09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项目名称:谢窑村小龙虾孵化养殖基地

  申请单位:监利县科学技术协会

  申报类别:特种水产养殖技术

  实施地点:监利县汴河镇谢窑村

  申报时间:2008年10月20日

  项目实施村基本状况:

  汴河镇谢窑村距汴河镇中心街道4KM,交通便利,20分钟可上监沔公路,25分钟可入洪湖,30分钟可与随岳南高速公路朱河互通相接。村境内河网沟渠密布,水质良好,适宜野生小龙虾孵化养殖。该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240户,人口1100人,劳力560人,耕地面积2564亩,以种植水稻和水产养殖为主,2007年实现GDP6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6元,有大小养殖户184户,养殖面积1000亩,以养殖小龙虾、螃蟹、黄鳝为主,连续多年被评为全镇优秀党支部,村支部战斗力较强,群众基础良好。

  项目主要科普示范辐射作用:

  1、充分发挥科普活动室、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的作用,进行经常性的科普知识宣传、科技信息的传播、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

  2、常年聘请舒新亚教授和县水产局专家讲授龙虾养殖科普课,每一个月聘请县水产局专家进行一次龙虾防病治病授课。

  3、利用协会组织,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养殖大户之间的“帮、带、助”活动。做到以协会带明星户,以明星户带一般养殖户,形成一季一次的常规科技培训惯例和及时性的快捷灵活现场培训体系。

  4、到2010年止,新发展小龙虾养殖大户1000户,辐射范围由现在的8个乡镇推广到全县23乡镇农场及周边县市的龙虾养殖大户。

  预期效果:

  1、力争把基地龙虾注册成绿色、无公害产品,创建自己的特色品牌。

  2、增强农民科学养殖意识,用先进科学的养殖技术,既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又注重环保,节约资源,朝建设“两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迈进。

  3、增产增收。基地实有养殖水面1000亩,预计最低每亩产成虾400多斤,产成虾400000斤,按8元/斤计算,产值320万元;孵化面积1500亩,每亩产幼虾苗15万尾,计22500万尾,按每万尾400元计算,产值9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4、2008年谢窑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其中龙虾养殖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

  5、到2010年,辐射带动指导周边乡镇及村组龙虾养殖新增10万亩,比较水稻种植每亩增收1200元。

  6、更新科普橱窗内容10次,新增科普宣传栏3个,每年举办大型科普讲座4次,科普效果明显,科普组织和设施进一步加强。

  大学生村官:

  运营方式:独资

  项目辐射地区:23个村 8个乡(镇) 2个县(市、区) 1省

  聘请省级专家:2(人)

  聘请本地专家和技术人员:5(人)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内容介绍

  1、优质无公害克氏原螯虾(野生小龙虾)池塘高产模式基地1000亩,亩产成虾500—600斤;

  2、幼虾苗孵化基地1500亩,计划年产1500万尾虾苗,成为监利县最大的虾苗供应基地;

  3、在全村及周边进行小龙虾科学高效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引领全县龙虾养殖户快速致富。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监利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先后五次被评为全国、全省水产先进县,现有水域面积96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0%,可养水面35万亩,另有宜渔低湖田约80万亩。近几年来,监利水产养殖市场导向增强,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稳步上升,特别是小龙虾市场需求高,因此野生寄养小龙虾明显升温,全县小龙虾野生寄养面积达13万亩,但由于养殖技术落后,防病治病能力较弱,每年小龙虾产量永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创建千亩小龙虾孵化养殖科普示范十分有必要。目的是为全县龙虾养殖户提供优质龙虾种苗,并负责提供科学养殖技术,促进龙虾生产优质、增产,引领养殖户增产增收快富。

  1、资源丰富。监利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是江汉平原的主要板块,南枕长江,东拥洪湖,是全国知名的水产大县,水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水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2007年全县水产品总量达到13.6万吨,养殖面积居全省首位,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三位。示范项目区频临洪湖,水质优良,鱼类和源料资源丰富,项目区周围水网纵横,交通便利。

  2、技术力量雄厚。基地与湖北省水产研究中心、潜江市水产研究中心、县科协和县水产局建立了密切科普网络体系,与汴河镇及周边的桥市、棋盘、毛市等乡镇及所辖的村、组龙虾养殖户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基地有在册员工26人,其中技术人员12人,销售人员14人。基地已与县内的天和水产、越盛水产及洪湖市德彦公司等加工企业形成了养殖、销售、加工一体化的合作关系。辐射周边8个乡镇,260个村,养殖水面1.5万亩。

  3、群众基础良好。经过文明新村的建设,该村村容整洁,四周绿树成荫,隔离渠四通八达,排灌水系畅通,安全网紧密相连,生活富裕,人们从尚科学的愿望迫切,在该村实施该项目容易获得成功,可取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项目科普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1、充分发挥科普活动室、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的作用,进行经常性的科普知识宣传、科技信息的传播、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

  2、常年聘请舒新亚教授和县水产局专家讲授龙虾养殖科普课,每一个月聘请县水产局专家进行一次龙虾防病治病授课。

  3、利用协会组织,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养殖大户之间的“帮、带、助”活动。做到以协会带明星户,以明星户带一般养殖户,形成一季一次的常规科技培训惯例和及时性的快捷灵活现场培训体系。

  4、到2010年止,新发展小龙虾养殖大户1000户,辐射范围由现在的8个乡镇推广到全县23乡镇农场及周边县市的龙虾养殖大户。

  项目实施目标及预期效果和产业链

  1、预计2009年底,形成养殖、孵化、销售一条龙网络,包括向养殖户提供优良品种、饲料、技术,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开辟一条地域特色道路。

  2、力争把基地龙虾注册成绿色、无公害产品,创建自己的特色品牌。

  3、增强农民科学养殖意识,用先进科学的养殖技术,既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又注重环保,节约资源,朝建设“两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迈进。

  4、增产增收。基地实有养殖水面1000亩,预计最低每亩产成虾400多斤,产成虾400000斤,按8元/斤计算,产值320万元;孵化面积1500亩,每亩产幼虾苗15万尾,计22500万尾,按每万尾400元计算,产值9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5、2008年谢窑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其中龙虾养殖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至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

  6、到2010年,辐射带动指导周边乡镇及村组龙虾养殖新增10万亩,比较水稻种植每亩增收1200元。

  7、不定期更新科普橱窗内容,新增科普宣传栏3个,每年举办大型科普讲座4次,科普效果明显,科普组织和设施进一步加强。

  项目投资及资金管理使用概况

  项目计划总投资80万元,其中科普示范基地建设45万元,科普设施建设15万元,科普人员工资及费用10万元,其它10万元(省专项经费预算见附表)。

  经费来源,申请省科协、省财政专项经费1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经费10万元,自有经费60万元。

  项目管理措施、办法及科普长效机制的建设思路

  1、成立项目管理小组

  组长:胡石伦

  副组长:孙芸、柳庆云

  组员:徐静、顾青、徐祖迪

  2、技术专班

  技术总负责人:舒新亚  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技术员:熊友勇  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工程师

  赵  俊  省水产科学研究生工程师

  3、完善科普设施建设,抓实用技术培训。为了不断满足广大龙虾养殖户学习和运用水产科学技术知识的需要,基地每年将开办水产养殖和龙虾孵化培训班8期,购买、印发科普书籍和科技简报5000余份,为龙虾协会的广大会员和其他水产养殖农户提供了优良的水产养殖科普知识。聘请省市有关水产技术专家做基地顾问,建立起由水产专家、基地技术人员、科普示范户三方面组成的水产科普培训师资队伍。每逢科技活动周和科普日活动期间,投入科普经费近万元将水产新技术、新品种制成宣传展板,在水产养殖集中的村组巡回展览;借机大力发展以科普示范户为核心的水产协会会员,为会员提供鱼病预报防治、鱼料鱼苗供应、现场技术指导一系列科普服务;依托龙头企业的产销优势,为龙虾养殖农户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市场信息,不断提高龙虾养殖农户的经济效益。基地坚持以服务全县龙虾协会会员为主,同时辐射周边乡镇,还向全县所有自愿学习龙虾养殖技术的农民,免费提供多种养殖技术培训、鱼病预报防治、鱼药饲料供应,开展养殖新模式、新技术推广、水产品深加工与营销等一系利科普培训服务。

  4、创新运行机制,抓科普示范惠农。基地在县政府和农业、水产、畜牧、农行等部门的支持下,组建监利县龙虾养殖技术协会,吸纳龙虾养殖大户50家、经销大户24家、生产厂家2家,积极探索“基地+协会+农民”的科普发展模式,搞好龙虾养殖协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充分发挥50个养殖水面过100亩以上大户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示范户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一户带一组,一组带一村的形式,将科技送到全县龙虾养殖户的手中,确保会员掌握实用的龙虾养殖技术,订单生产,务求产生实效。

  基地利用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良的湖泊水质,准备注册农佳公司自己的龙虾品牌。基地还开发了集水产、畜禽与养殖深加工、休闲垂钓与观光旅游等新型特色产业,实现了基地成为农民科学养殖的孵化器,致富的保险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项目实施村科普工作基础条件:

  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科普活动站(室)(平方米): 20 20 30

  科普宣传栏(平方米): 5 5 8

  科普宣传栏可展示面积(平方米): 5 5 8

  科普宣传栏内容更换次数(次): 2 2 4

  科普宣传员(人): 1 1 1

  科普图书(种): 15 21 21

  科普图书(册): 68 94 120

  电脑(台): 0 0 0

  项目预算经费(请列出支出科目、金额、用途),经费预算合计:10 万元,其中:

  一、科普示范基地建设3.5万元:

  1、进排水系统1万元。

  2、道路硬化1万元。

  3、重点养殖大户扶持1.5万元。

  二、科普设施建设6.5万元:

  1、科普橱窗1万元。

  2、科普教室装修等1.2万元。

  3、电教等影视设备0.8万元。

  4、无线广播设备1万元。

  5、科普资料1万元。

  6、科技培训1.5万元。

  经费来源:

  申请省科协、省财政专项经费: 10 万元

  地方财政配套经费: 10 万元

  自有经费: 60 万元

  其中,国家其他拨款: 0 万元

  单位自筹: 60 万元

  其 他: 0 万元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实习编辑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