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基地示范作用 促进农业优质高效
——谷城县庙滩镇檀树湾村有机稻连片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实施总结
谷城县庙滩镇檀树湾村位于庙滩镇南部,距县城30公里,现辖6个村民小组,416户,1497人,劳动力719人,版图面积27495亩,现有耕地面积2110亩,退耕还林面积387.3亩,属边缘山区村,地貌以丘陵为主,水资源丰富,空气质量好,无工业污染,昼夜温差大,适合生产有机食品。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15元。该村从2008年-2010年是省科协新农村建设的驻点村。省科协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驻村后,经过调查和与当地干部群众商议,认为该村自然资源优越,空气质量好、水源清洁、无任何工业污染,昼夜温差大,测量土壤无污染,特别适合发展有机水稻生产。既能提高农户收入,又能保护环境,为广大消费提供有机粮食,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谷城县科协与县财政局积极把该基地作为湖北省“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项目进行申报,并获得省科协、省财政厅审批。
2008年,该项目选定省农科院粮作所育种专家刘良军培育的晚籼98作为栽培品种,种植过程中肥料使用上不用化肥,用有机生物肥和农家肥及沼液肥;在病虫害防治上不使用化学农药,采用中草药和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在加工上采用有机糙米的专用加工机械加工稻米。从品种选定、栽培、管理到稻米加工,全程由省农科院、武汉合缘生物菌肥有限公司专家指导,严格执行优质有机米生产标准规程。2008年,谷城县科协在该村选定了25户种植水稻技术水平高、土地条件好的农户,实行有机水稻连片种植,面积达到61亩,在生产过程中,常年邀请省农科院育种专家刘良军、省土肥专家胡定志和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李洪林到该村现场讲授、指导有机稻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有机稻生产实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实行“四统二分”,既统一品种,统一菌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分户种植,分户经营核算。由于技术指导及时、科学管理规范,农户积极参与,责任性强,该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果,61亩有机稻获得稳产、高产,总产达到5.8万斤,亩平950斤,米质经鉴定达到国优一级标准,每斤市场价1.2元,亩平比种植传统杂交稻增收285元,户平靠种植有机稻增收695元,该项目的实施为本村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找到了一条新路,为我县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引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2008年的示范种植,不仅使25户农民熟练掌握了有机水稻的操作规程,而且通过熟练农户的示范引导,目前,该村绝大多数农户都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为该村规模种植奠定坚实基础,2009年,该村通过与赛亚米业、中香米业签定定单农业,引进了“两优香66”、“天龙香103”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达到1000亩,涉及全村380户,占全村水稻面积的95%,当年有机水稻亩产达到1100斤,总产达到110万斤,亩平产值1430元,总产值143万元,亩平增收350元,户平增收920元。在规模生产的基础上,该基地将实行公司化运作,注册有机稻米品牌,走公司化、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努力打造成鄂西北最大的有机稻米生产基地。
谷城县庙滩镇檀树湾村有机稻连片种植
科普示范基地有机稻米简介
该基地种植的有机稻品种为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主推的香型、高产、优质两系中杂新品种——广两优香66,是2008年省区试产量、米质双冠军。该品种生育期适中,高抗倒伏,产量较高,米质优良,出米率高,农艺性状好,综合抗性强,种植方式灵活,适应性广。2008年在庙滩镇檀树湾村推广后,亩产量达到500公斤以上,深受当地干部群众好评。
谷城县庙滩镇檀树湾村有机稻连片种植
科普示范基地项目技术总结
一、项目基本内容:该基地2008年、2009年选定晚籼98和广两优66作为栽培品种,这两个品种分别是省农科院粮作所和省农技推广站、湖北中香米业培育的新品种,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与种其它品种相当),不用化肥,用有机生物肥和农家肥及沼液肥;不使用化学农药,采用中草药和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由加工有机糙米的专用加工机械加工稻米。从品种选定、栽培、管理到稻米加工,由省农科院专家指导,确保稻米达到优质有机米标准。
二、项目技术要点:
1、适当早播:广两优香66播期安排原则,突出一个“早”字。襄樊地区一般在当年4月上旬播种。
2、合理密植:宽行窄株,插秧株行距4×9寸,每穴4—5苗。
3、配方施肥:施肥原则为前重后轻,减氮增钾,立足于早。即重施底肥,移栽后施返表分蘖肥,晒田复水后一般不施穗肥,确有脱肥现象严重的田块可补施孕重肥。破口期每亩喷施100克磷酸二氢钾,促进灌浆,增加粒数的粒重,从而增加产量。
4、科学管水:要加强后期水份的管理,广两优香66是大穗型品种 ,二次灌浆现象明显,所以后期断水不宜过早,应该保持田间湿润,养根护叶,增加结实率,力争高产。
5、病虫防治:结合当地病虫测报,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螟虫等病虫害。
三、项目推广地域:该品种适应种植在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都能获得高产稳产,米质突出,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
四、项目周期:二年
五、项目经济效益:第一年项目实施目标,稻米达到接近有机优质米的标准,第二年达到有机优质米标准,平均产量每亩500公斤,农户增收20%。2008年选定连片200亩作示范生产,从有机稻米生产技术培训,到栽培管理,直至稻米加工,申请注册有机稻米品牌,全程由专家指导,让每个农户熟练掌握操作规程。2009年全村2110亩水田全部种植有机水稻。通过200亩连片示范生产,让全村栽培水稻的农户熟练掌握有机稻米生产技术,使种植有机水稻的农户每年每亩新增收500元,全村2110亩水稻可比种其他水稻多增收100万元。通过今年的示范推广,明年可辐射到全镇及周边县,大面积推广,创出湖北西北部山区有机水稻品牌。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