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风行风热线开办五周年 为民解忧打造民心工程
发布时间: 2010-10-18 08:3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各位听众,你们好。这里是由湖北省纠风办主办,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经济广播频道承办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每早10点,当人们把收音机调至调频99。8兆赫,总能听到主持人悦耳的播报。
2005年5月18日,我省“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开播。5年来,共播出1187期,上线厅局数量由8家增至66家,受理群众咨询投诉问题20125个,问题解决率达到90%以上。
领导高度重视,打造“一把手”工程
回首“政风行风热线”开播以来的历程,每点细微的进步无不凝结着领导的关爱。
省委书记罗清泉在省纪委监察厅《关于湖北省“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工作很有成绩,应充分肯定。提出的意见可行,赞成,但要认真组织,抓出实效。”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要求,把“政风行风热线”办成纠风工作的品牌和亮点,做到政府热心、部门热情、群众热爱,努力为百姓排忧解难。省政府每年都召开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会议,对“政风行风热线”工作进行部署。
省纠风办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制定了联办单位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上线单位、宣传、广电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例会,及时沟通情况,认真研究解决热线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各上线部门和单位把上“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当作展示部门形象,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平台和窗口。许多单位上线时,都是“一把手”坐镇直播间,当场能解决的问题,马上给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当场难以解决的,给听众一个负责的承诺。
提升节目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5年来,“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由广播一家媒体唱“独角戏”,发展到多家媒体的“大合唱”。“现在‘政风行风热线’已是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上可读、网络可点,达到‘一次上线、几次见面’的效果。”省监察厅副厅长马世永说。
每期省级“政风行风热线”的直播节目都会在湖北电视台新闻节目中进行联播,从2008年开始,又在火凤网上进行网络直播。武汉、鄂州、咸宁等地在报纸上开辟专栏,刊登群众反映的问题和部门处理的结果。仙桃、潜江等地在互联网、局域网上同步直播。
同时,“政风行风热线”走出直播间,走进城市、农村、企业、机关、学校、医院,实现了与群众的“面对面”、“零距离”。
2007年6月,省级“政风行风热线”与鄂州市“亲民热线”联手,第一次走出户外,在鄂州市吴都小学举行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现场直播。节目现场,3部热线电话通话不断,先后有30多位听众打进热线,参与现场直播的老师、家长也踊跃提问。一个半小时的省市联播活动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此后,省级“政风行风热线”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户外直播活动:“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走进十堰市太和医院;“关注食品药品安全,构建和谐湖北”走进荆州;“全面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走进武汉;“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走进襄樊等。
真心为民解忧,打造“民心工程”
鄂州市长堤村3500多位村民长期饮用井水。近年来,不少村民莫名患上怪病。村民们将电话打进了“政风行风热线”。该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人上线了解情况后,立即派人对当地水质进行调查,发现井水受到污染。他们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近100万元,将自来水管道铺进村,20天内让村民喝上了自来水。
武汉市一市民在“政风行风热线信箱”留言,反映公交线路调整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武汉市交委经调查取证,采纳建议,新开通公交线路1条,调整线路12条,更新车辆41台。
省财政厅上线时,阳新县军垦农场某教师反映,他们因编制原因半年没领到工资。省财政厅责成有关部门抓紧调查,弄清原因,仅用10多天时间就使206位教师的工资一次发放到位,并理清了编制和工资关系。
“政风行风热线”开办之初,就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节目的宗旨;把是否有效管用,作为衡量节目成败的标志。节目组对每期节目反映的问题及解决情况进行登记存档,并填写“政风行风热线”问题反馈卡。各承办单位按照反馈的意见,及时与当事人取得联系,限期办结。
上线部门也通过解答听众的问题、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认真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了依法行政,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好评,树立了部门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特别是有的上线部门领导走出直播间,直奔投诉现场,让有关单位立即协调解决问题,让群众立即得到实惠的做法深受群众欢迎。(金颂、杜文杰)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曾莉)
关键词: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