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转基因技术最发达的美国,世界其他国家均未批准主粮的转基因种植。因此,中国此举被许多人称为“敢为天下先”。
十几亿人的口粮——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国家的谨慎不会亚于任何个人。如果暂时按捺住情绪,倒应该问问,中国在已经基本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当下,为什么要选择发展转基因种植?
未来的粮食问题
大米是中国人的主食,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吃掉97公斤大米,每年中国要消费1.7亿吨大米。目前,国内粮食基本能自给自足,而且最近5年水稻产量稳步增长。
但面对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可能的人口增长以及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未来中国仍有可能面临粮食问题,而种植转基因水稻被视为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中国对转基因产品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但态度一直非常谨慎。到目前为止,只有抗虫棉和转基因木瓜被批准进行商品化生产。
尽管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潜在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但近年来用于转基因生物研发的人力和财力投入都在不断增加。2008年7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而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我国要投入200亿元支持该专项。十几年来,数以千计的科学家付出青春和心血。
但在业内专家的眼里,转基因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其他途径如发展生态农业,已被证明是环境友好的、可提高产量的。
华中实验室告诉记者,今年1月,由华中农业大学主持的863计划“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重点项目已获立项,“相信会有更多高产、优质、高效的绿色超级水稻新品种问世”。
捍卫粮食主权
已有国内外专家分析,中国此次批准自主研发的水稻转基因品种,将改变全球粮食贸易的势力划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如果大规模生产转基因稻米和其他转基因品种,中国很可能改变全球供应模式,并使限制转基因食品的欧洲等地区、国家的贸易变得复杂化。有了中国的先例,其他国家可能也会纷纷效仿。
“我们要特别指出,如果我们不搞中国自己的转基因水稻,就如同不搞自己的原子弹一样,会真正受制于人。在中国,如果转基因水稻品种被外国控制和垄断,那才可能引起水稻种子价格上升,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华中实验室明确表态。
有质疑者认为,转基因水稻的食品安全性尚不明确,还涉及多项国外专利,“给国家的粮食主权埋下了定时炸弹”。
薛达元就此反驳道:“目前国家批准的转基因水稻都是国产的,不会影响国家安全,但持谨慎态度是应该的,大家要有这根弦”。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