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武汉“城管革命”
“我的公公今年80岁了,10多年来,他总是义务给街坊掏下水道,我们真担心
他身体吃不消。”近日,家住汉阳肖家中湾25号的王女士致电本报。
肖家中湾位于汉阳区翠微街归元社区,属城乡结合部。记者近日从汉阳大道拐进一条小路,再拐进几条深深的小巷就来到王女士的家。这是冰川羽绒服厂的老宿舍楼,有30多年历史,住了13户,她家住在一楼。
她公公叫张平安,交谈发现他耳聪目明,精神很好。他说,以前这一片是菜地,就他们一栋楼房,后来周围建了不少平房。尽管厂里曾把这里的下水道改造过,但是这几年平房纷纷扩建,三四层的私房一栋挨一栋地建起来,每家的租户少的几户,多的十几户,下水道明显不堪重负。
张爹爹1985年退休,开始宿舍院墙外有块空地,下水道一般往那里排,如果垃圾堵塞了排水口,他清理一下就行。可是,从1998年以后,旁边空地建了房子,下水道改成了窨井,污水粪便经常漫溢,当年下暴雨,他们那积水都把一楼淹了,还是警察把他们救出来的。作为最直接的受害者,张爹爹从这一年起开始了长达13年的义务掏沟。
自制工具 一次要掏五六百斤
张爹爹翻出了他的全套捞沟工具:有提窨井盖的铁钩;有绑起的长长竹条,用来疏通井沟里的垃圾;有挑垃圾的簸箕和扁担……不少工具还是他自制的。
接着,他向记者演示了整个掏沟过程:先把几个窨井盖提起挪开,将近十米长的竹条从一个井口伸进去,竹条一端系了带钩子的网带。竹条伸到另一个井口后,他就将网带解下,拽住一端使劲拉,另一端在沟里被拉动时,会将一些垃圾钩住拖出井口,清淤就是这样进行的。
最后,就是把这些垃圾装桶,运走倒掉。他说,几乎每月都要像这样掏一次,每次要掏出五六百斤的垃圾。
在张爹爹掏沟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系网带的一端脱落,他又找了一根竹条要把它捞出来,他只得叫上老伴和一个邻居帮忙,整整忙了两个多小时才搞好。
爹爹一人掏沟 众人捂鼻绕行
“有没有人帮您掏沟?”记者问张爹爹。他说,基本上就是靠自己。有的邻居看他捞沟,瞄都不瞄一眼,有的甚至还捂着鼻子快步走开。如果张爹爹不掏,粪便在门口漫溢,邻居下楼宁可垫砖踩着过去。
“哎,现在住这里的多是租户,他们才懒得管这个闲事。”张爹爹说,前几年他还找过一些居民收点钱请人帮他一起干,每户收几块到十几块钱。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难收了,只有5户肯交钱,有的住户埋怨:“怎么又要交钱啊。”
张爹爹干脆不收钱了,每月自己出30元钱请人帮忙,就当自己打牌输了的。他经常找一个收破烂的70岁爹爹。有个浠水的租户也帮过忙,但不肯要钱,张爹爹就买些水果给他的小孩。
还有一位姓张的邻居,也有50多岁了,因为父母住这,这个邻居过来照顾他们一段时间,看张爹爹一个人忙前忙后,很同情他,就主动过来帮他搭把手。另外,还有姓杜的、姓肖的以及姓皮的几位街坊帮过他的忙,他从内心感激他们。
下辈子有房子也不住一楼了
张爹爹掏一回沟,就对街坊邻居说一回,不要再把一些垃圾往下水道里丢了。
他说,每次都从沟里掏出刷子、卫生巾等东西,他就对租住的一些女孩说:“你们以后把垃圾丢在门口篓子里,装满了,你们要是没时间,我来收都行。”可是没用,老人家还是得月月掏沟。
有些人还说他的风凉话:“哪个要你住一楼的。”张爹爹无奈地说:“下辈子有房子也不住一楼了。”
张爹爹曾求助过社区,前段时间一场大暴雨,他们那又淹了,雨水过后,社区联系水务部门来清淤了一次。“要想每月请他们来,实在很困难。”社区工作人员说。一些居民也担忧:张爹爹已经这大年纪了,要是哪天不在了,该怎么办啊?
“如果转回去十年,我肯定不想麻烦哪个。”张爹爹说,要是有志愿者每月来帮忙就好了。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