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文学鄂军

更多

湖北文学界一年夺得文坛三大最高奖——“文学鄂军”何以风生

发布时间: 2011-01-14 20:23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近日,湖北文坛传捷报——“第二届中国小说学会奖”的三大奖项中,湖北省作家摘取其二:刘醒龙的《圣天门口》获长篇小说奖,陈应松的《太平狗》获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将于5月举行。这是继2005年度湖北文学“丰收年”之后,“文学鄂军”迎来的又一次胜利。湖北省作协主席、著名评论家王先霈说:“是文学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合力,托举起湖北作家队伍,构成湖北文学整体的壮丽景观。”
  补贴专款一年翻一番
  拿出“真金白银”来扶持
  2005年度的湖北文坛可谓风生水起:熊召政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在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以全票当选,位居获奖作品之首;陈应松的中篇小说《松鸦为什么鸣叫》和胡世全的报告文学《革命百里洲》获鲁迅文学奖;叶梅的《五月飞蛾》和邓斌的《远去的诗魂》获少数民族骏马文学奖……一时间,湖北作家席卷了中国作协设立的各项最高文学奖。
  湖北省作协党委书记、常务副主席韦启文说:“坦率地说,近年来,阅读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学者认为文学已被‘边缘化’了。湖北的文学创作能如此繁荣,首先离不开‘领导重视’;第二离不开机制创新。”他感激地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曾在一次会议上对全省各市州委书记说:“你们读过本省作家的作品没有,我是都读过了。大家应该了解本省的作家、作品。”
  韦启文说:“湖北重视文学绝不仅仅停留在口头,而是拿出‘真金白银’来扶持。”湖北省委先后下发了《关于设立文艺突出贡献奖奖励办法》、《关于对重点文艺创作、研究项目实行补贴的办法》等文件,不断提高扶持与奖励作家创作的额度。2006年,仅文艺创作研究补贴专款就由历年的5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去年年底,湖北省还授予熊召政“湖北省文学创作特别贡献奖”,颁发奖金10万元。该奖项为湖北省首次设立。
  三种方式“签约”作家
  “以钱养人”成“以钱养事”
  奖励调动了作家创作的积极性,而制度创新则提供了佳作创作的长效机制。2004年底至今,湖北省作协进行了“签约制”改革:除对原专业作家保留编制外,不再增加新的专业作家;与其他作家采取签约制。签约作家分为驻会合同制作家、合同制作家、项目合同制作家三种。截至目前,已有24个作家签约湖北作协,他们每月从该省作协领取五六百元的创作津贴。其中合同制作家签约时没有固定选题,合同为期两年,每半年通报一次创作成绩,如无建树可提前解约;项目合同制作家则由作协依据已有题目或题材选聘,合同期可视创作进展情况而定。
  新的方式贯彻了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的改革思路。湖北作协今年3月的一份统计显示,一年来合同制作家创作成果突出:“骏马奖”获得者邓斌、向国平便是合同制作家;童喜喜的长篇小说《魔咒》获全国畅销书奖;襄樊女作家王建琳的《风骚的唐白河》等长篇小说已于近期出版,其他作家还有13部长篇小说创作基本完成,正待修改出版。
  湖北还下发《关于作家、艺术家挂职深入生活的意见》,为作家深入基层提供便利。作家陈应松曾面临创作低谷,一段时间内作品乏人赏识,自己也不知症结何在。2000年,他接受湖北省作协建议,到神农架林区挂职。挂职期间,他完成了风格独特的“神农架小说系列”,其中《松鸦为什么鸣叫》让他声名鹊起。2004年,作家刘继明也是在宜昌《三峡开发报》挂职副总编一年多后,完成了反映三峡工程建设的大型报告文学《梦之坝》。该书一出,便得到一些评论家的高度评价。除推荐挂职外,湖北省作协还在全省各地建立了一批作家生活基地,让生活成为创作的源泉。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吴坚)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