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重点文化单位

更多

武汉人艺:56年好戏连台

发布时间: 2011-10-01 21:20   来源: 武汉晨报   进入电子报

  采写/首席记者陈勇 实习生苏也

  核心提示

  夕阳渐渐西下,柔软的阳光从巨大的落地窗投射进来,轻轻洒在莎莱花白的头发上,发出淡淡金光。60年前,就是这样一个金色的黄昏,莎莱穿着整齐的军装,和20多个战友分坐5辆卡车来到了武汉。

  2009年8月7日傍晚,坐在永清庭院家中,往事如烟,86岁高龄的莎莱老人久久凝望窗外——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就坐落在不远处,在那里,曾经留下她难忘的青春岁月。

  佳作不断

  屡夺大奖

  从1945年的胜利剧社,到1949年前后的中南文工团,及至1954年的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再到1963年武汉人艺分建为武汉话剧院和武汉歌舞剧院,2005年武汉话剧院和武汉市儿童艺术剧院合并组建的武汉人民艺术剧院至今,武汉人艺薪火代代相传,开创前所未有的辉煌。

  1949年到1963年,武汉人艺推出了话剧《雷雨》、《孔雀胆》、《日出》、《江姐》;歌剧《货郎与小姐》、《梁山伯与祝英台》;舞剧《槐荫记》等一批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

  2005年武汉人艺推出的话剧《柠檬黄的味道》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一等奖”等七个奖项。

  2007年,武汉人艺倾力打造的大型历史话剧《张之洞》荣获“中国话剧百年暨第五届全国话剧展演”二等奖。

  2009年武汉人艺制作的儿童剧《古丢丢》获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

  》》》鲁艺“十八罗汉”

  左边别着快板,右边别着手枪,行军休息时掏出快板为战士们表演节目,遇到战斗就拔出手枪上阵杀敌。莎莱说,武汉人艺的前身是一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的革命队伍。

  莎莱,原名李如琳,13岁参加革命,“七七事变”后从北京投奔延安。1939年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后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从事文艺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莎莱等18名鲁艺文艺骨干被中央派往东北开辟新区,途经热河受阻,转入胜利剧社,因为正好是18人,被戏称为“鲁艺十八罗汉”。他们当中除莎莱外,还有骆文、程云、吕西凡等一批武汉人艺的创始人,这是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可以追溯的最早起源。

  》》》5辆卡车“运来”人艺

  1949年6月,一个红霞满天的傍晚,5辆苏制嘎斯卡车从北方驶来,停在了武汉的北大门岱家山前面的一座浮桥边。车上跳下了70多个不同一般的战士,他们手中拿的不是枪,而是长笛短号各种乐器,原来,他们是中共中央华中局派往武汉的中南文工团。

  1953年6月,中南文工团与原南下武汉的中原大学文工团合并,成立中南人民艺术剧院,著名的电影艺术家、中南局文化局长崔嵬任院长。1954年8月,中南大区撤销,中南人艺划属武汉,更名武汉人民艺术剧院,院长骆文,第一副院长便是莎莱。

  莎莱说,从部队转地方的那天,她和战友都哭了,大家流着眼泪换下心爱的军装,用染料染成黑色或蓝色……

  》》》白毛女用面粉染发

  据莎莱回忆,她和战友们到武汉排演的第一出戏是《白毛女》。

  作为《白毛女》主角喜儿的两名扮演者之一,莎莱至今仍记得当时演出的每一个细节:为了庆祝党的生日,文工团决定在大光明剧院上演《白毛女》,记得当时剧院的舞台很旧很小、只有几盏汽油灯照明,“但对于我们这些刚从农村来的演员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那时演出是由单位组织群众观看,不贴海报、不挂剧照。演员也没有什么化妆品,腮红、口红用大红纸染,眉毛用锅灰画,城里找不到锅灰,就用烧过的火柴代替,白毛女的头发是白的,没办法,就把面粉倒在头上。七月的武汉酷热难当,在台上站一会儿就浑身大汗淋漓,3个小时的戏演下来,头上的面粉全成了面疙瘩。当时条件虽差,但我们演的戏可不含糊,场场爆满,一时间万人空巷。”

  解放后短短两年,武汉的艺术家们先后把《红旗歌》、《雷雨》、《法西斯细菌》等40个剧目搬上了舞台,武汉人艺空前繁荣。

  》》》曹禺老舍赞不绝口

  骆文、程云、莎莱、吕西凡、汪洗、哈珊、陈矿,还有马奕……五六十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武汉人艺人才济济,不仅有话剧团、歌剧团、乐团、舞剧团,而且还下设儿童训练部、创作组,并拥有武汉剧院、中南剧场两个剧场,与北京、上海“人艺”合称国内“三大人艺”。

  五十多年来,武汉人艺获奖无数。1956年3月,武汉人艺在北京上演由李尔重(湖北省老领导、著名作家)编剧的《扬子江边》,一气拿了8个奖。在北京演出时,老舍、曹禺都来看戏,他们对北京人艺的演员说,“你们去看看武汉人艺演的戏,人家那念白、那嗓门儿叫一个规范!”

  从第二场开始,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武汉人艺声名大振。

  》》》汉版“林道静”成偶像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武汉人艺能人辈出,全国叫得响的名角比比皆是。其中最风光的人莫过于武汉人艺歌剧演员谢芳,她因为在电影《青春之歌》中成功扮演进步女青年林道静一举成名,成为全国青年学生崇拜的青春偶像。

  提起谢芳扮演林道静的事,还有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插曲。

  上世纪50年代,女作家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风靡全国,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决定将这一名著搬上银幕,消息传来后引起全国关注,特别是女主角进步青年林道静人选,万众瞩目。

  当时,呼声最高的是著名演员白杨,她不仅演过《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多部轰动全国的电影,而且本人与林道静的经历相似,而且又是小说作者杨沫的亲姐妹。

  导演崔嵬却决定启用新人,他的第一人选就是武汉人艺的歌剧演员谢芳,她身上有革命劲头,也有小资产阶级情调,气质、外貌与林道静酷似。

  1958年的3月,当23岁的谢芳第一次出现在北影厂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泄气了,眼前这个又黑又瘦的小姑娘怎么能演林道静呢?可上妆一试镜,谢芳就像脱胎换骨似的光彩照人。1959年电影拍成后,周恩来总理高兴地握着谢芳的手说:“祝贺你的成功!”

  电影公映后,轰动了全国,谢芳成了红遍全国的大明星。

  》》》大牌明星比比皆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武汉人艺及其前身中南人艺群星荟萃,崔嵬、程云、莎莱、吕西凡、谢芳、吴雁泽、司徒莺、张章、马奕、陈矿、哈珊等大牌明星比比皆是。

  其中,被人们誉为“四大须生”的张章、陈牧、马奕、胡庆树,“四大名旦”司徒莺、哈珊、陈矿、宋映雪,“四大导演”鲍昭寿、周元白、莫先铨、许卜丽都享誉一时。

(本文来源:武汉晨报 编辑:时事五)
关键词:人艺;武汉歌舞剧院;莎莱;白毛女;雷雨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