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辛亥后裔

更多

杨小佛:外公赵凤昌为辛亥革命当“中介”

发布时间: 2011-05-25 16:15   来源: 上海侨报   进入电子报

  杨小佛是“民国诸葛”、辛亥时期知名进步人士赵凤昌的外孙,中国人权运动先驱杨杏佛之子。他爱喝咖啡,一天三杯雷打不动,记者两次上门拜访,他必自制一杯奉上,遂与记者侃谈过往。

  忆外祖父:

  “他将辛亥革命时的书信和电报都裱起来。”

  杨小佛生于1918年,今年92岁尚未退休,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最年长的一位。

  杨小佛懂事的时候,辛亥革命早已成为了历史。但外祖父赵凤昌位于南阳路154号(前身为南洋路10号)的老式洋房,却成为杨小佛记忆中一抹浓重的色彩。那里正是武昌起义后,赵凤昌与同盟会、各方官僚绅士、立宪派人士在上海聚会、商议大事的重要场所——惜阴堂。

  杨小佛告诉记者,赵凤昌当时已是参与南方决策的重要人物。赵凤昌与孙中山原本并不相识,但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革命党都督和将领先后造访惜阴堂,无形中塑造了赵凤昌为各方甘当“中介”且善于调解各种意见的形象。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第二天就到惜阴堂看望赵凤昌,以后又多次去那里,商量统一建国诸事。孙中山曾希望赵凤昌去南京,但后者深知在当时的中国官僚体制下做官并无意义,于是婉言拒绝。

  “有时外公会取出两片饼干给我吃,他也吃几片。”杨小佛记得外祖父喜欢抽水烟,出手也很大方,“每次过年,都给我10块压岁钱。”

  1937年,杨小佛在惜阴堂住了1年。他时常看到赵凤昌“将辛亥革命期间与革命党人的来往书信、电报都裱起来,足足有十几本”。杨小佛告诉记者,日本投降后,舅母王季淑怕国民党将文物掠去,另外租了一间房屋摆放。

  杨小佛认为,辛亥革命虽在中国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但并未算成功,“袁世凯的势力还是远大于孙中山。”否则中山先生也不会说出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忆父亲:

  “我喊他,他已经没有反应了。”

  杨小佛的父亲杨杏佛是著名的爱国人士,1932年与宋庆龄、蔡元培等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还曾赴华北呼吁全国统一抗日,蒋介石一直视其为眼中钉。提起父亲杨杏佛的死,杨小佛说,“70年后,才觉得那天发生的事确实很奇怪,一定是早有预谋。”

  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父子坐车外出,行驶到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时,四支手枪同时朝着车内射击。据杨小佛回忆,父亲“腰部和心脏下方各中一枪,中枪后立即弯下身体保护我。”15岁的杨小佛腿部中了一枪,没有伤及骨头,但父亲已经奄奄一息,“我喊他,他已经没有反应了。”

  因为“八一三”日军侵沪,国民党军队撤退后,铁路全部中断,19岁的杨小佛无法前去已录取自己的河南焦作工学院报到,于是进入上海震旦大学法学院攻读经济系。毕业后在交通部航政局担任船舶登记给证工作,1979年起参加《英汉大辞典》第一版的编写工作。

  如今杨小佛独自居住在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其中一间卧室摆满书籍。书桌上是一些他最近在撰写的文稿,有为政府办公室执笔的,也有回忆录。这是他每天的工作。

(本文来源:上海侨报 编辑:leechen)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