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 朱书缘 )今天下午,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季明做客人民网理论频道,解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精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创的辉煌局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季明说,胡总书记3056的讲话新闻稿,有13处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话强调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季明认为,《讲话》首先鲜明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进一步引领中国前进方向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合规律性,又阐明了其合目的性,是从根本上指明中国前进方向的伟大旗帜。
季明说,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无可辩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威力,一次又一次为中国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当前,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深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并行发展、相互交织,影响中国发展走向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尤其现在正值关键时期,是“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要摒弃关于中国方向的一切不必要的争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方向。
其次,季明认为《讲话》鲜明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进一步拓展中国发展道路的伟大旗帜。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获得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位,“中国奇迹”震撼世界。面对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有人提出并渲染“中国模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此十分清醒,明确提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这就表明,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既不能把这一道路固化为“模式”,更不能输出所谓“中国模式”,而是要像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的那样,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进一步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此外,季明分析认为《讲话》鲜明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进一步凝聚中国智慧力量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的真理性、先导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全体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团结一致,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根本保证。
新形势下,人们的思想极大解放、社会活力竞相迸发,同时,人们的思想活动和价值取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加之国际国内八面来风,多种社会思潮风云激荡,这就更需要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基固本、凝魂聚气。因此,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强调要“凝聚力量”,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最后,季明认为,《讲话》鲜明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进一步彰显中国制度优势的伟大旗帜。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这次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季明分析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和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下,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战胜了历史罕见的非典、雨雪冰冻、地震等重大灾害,依法坚决平息和妥善处理了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有力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进了载人航天事业跨越发展,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盛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彰显。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