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民情日记参评作品

更多

30 雷文洁

发布时间: 2012-05-10 21:26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金光村里金光道


  1月2日  星期一  阴天
  今年元旦,遇上了寒潮,气温陡降10多度。2号一早,我们从城区出发,沿途大雾蒙蒙、能见度很低,车子走走停停。本来,到监利县周老嘴镇只有2个多小时的车程,却走了3个多小时。
  省委、省政府决定,去年底至今年初,全省以"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为载体,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突出的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市是平原湖区,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工作重点放在"四小"的整治和兴修上,即整治小塘堰、兴修小水窖、维修小泵站、疏挖小沟渠,活动于去年11月15日全面启动,力争春节前基本完成。监利县是全省、全国的产粮大县,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变化较大。这次到监利,我既想实地察看"三万"活动的进展情况,也想和农业兄弟聊聊"家常",摸摸农情。
  疏通丰收渠
  10点半,我们到达金光村福寿垸水利建设现场。福寿垸里已是机声轰鸣,人声鼎沸,乡亲们正沿着几条年久失修的沟渠,挥锹清淤,挖泥护埂。
  我一下车就被这火热的劳动场面感染了,忙换上套鞋、拿起铁锹,边下锹掘土、整形修坡,边同乡亲们互致问候。虽然刮着大风、气温很低,但是只挖了一会儿,身上就热乎起来了。休息时,村支书黄建波告诉我,金光村的耕地以水田为主,水利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久失修,这些年全村饱受旱、涝之苦。去年先是三季连旱,由于大部分渠道淤塞、水灌不进来,村民们只能望田兴叹;接着旱涝急转,稻田又成了一片汪洋。这次全省"三万"活动兴水利,真是把好事做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乡亲们都拍手叫好、举双手赞成。
  当我问到近期"四小"的整治兴修进展时,驻村工作组组长张全元说,目前已经多方筹资30多万元,对村内大小18条沟渠进行了清淤和疏洗,累计完成土方10多万方。
  老张接着说,原先的福寿垸是沟与田平、草止水流,经过疏挖改造后能够保证排灌所需。金光村是监利县"三万"活动的一个缩影,全县整治塘堰已完成土少方2000多万方,维修小型泵站90多座,疏挖沟渠1300多处、毛渠2万多条,完成了规划任务的80%,下一步是再加力度确保春节前完成100%的工程量,向广大农民朋友献上一份龙年大礼。
  劳动结束了,出了一身汗,心里暖暖的。村支书陪我们去农家吃午饭。我的思绪仍在刚才的劳动现场萦绕。这次"三万"活动以"挖塘堰"为主题,确实切中要害,既是偿还农村水利欠账的硬措施,又是造福百姓的及时雨,找准了当前农村工作的关键点。我市的"三万"活动,要坚持因地制宜,把好事做好、把好事做实;要通过宣传筹资筹劳和"以奖代补"政策,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农田水利建设;采取入股、承包、租赁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算算致富账
  下午,我们走访了6户农家。
  万作银,64岁,两个儿子儿媳、4个孙子,俩老在家看管孩子,还种了20亩田,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全家年收入七、八万元。老万说,村里有各种服务队,耕田、插秧、收割都是机械化。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种田比过去轻松多了。
  曹仙桃, 24岁,在家照顾父母和一个女儿及双胞胎儿子。小曹初中毕业,性格开朗,说话快人快语。她说老公在广东打工,等小孩长大些自己也要和老公一起出门打工赚钱。我问她爱人一个月寄多少钱回来,她忙说:不多不多,他一个月赚1000多元钱,自己还要生活,能寄多少钱?在小曹的身上,我感受到了新一代农民的蓬勃朝气和对发家致富的渴望与憧憬。
  瞿定香,44岁,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在浙江打工,家里种17亩田,老公农闲时做涂料工,收入较高,日子过得蛮小康的。
  村里安排我们住在6组村民黄上尧家。老黄61岁,没有半点"生分",乐呵呵地把我们迎进堂屋,举手投足、言谈话语间,无不透露一股乐观、勤劳与精明。
  吃过晚饭,我们围坐在一张方桌旁聊家常。老黄告诉我们,现在农民只要肯动脑子,舍得下力气,赚钱的道道还是蛮多的。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去年种21亩田收入2万多块,家里的两台机耕船帮乡亲们搞耕整年收入万把块,季节性捕鱼收入一万多,到村里的砖厂做临工能赚上万元,不包括儿子、媳妇在外打工的收入,老俩口一年收入5万多,四年前花20多万建起了一座小洋楼。前年,大儿子从海军陆战队退伍回来,说要出国到欧洲去闯闯机会。老黄开始不同意,"后来一想儿子说的也有道理,一忍心拿出了准备给他娶媳妇的10万块存款,哪晓得不到两个月儿子就回来了,嘿,10万块打了个水漂!"老黄边说边发感叹,脸上既有几分遗憾、也有几分骄傲。我们问他现在种田的负担怎么样,他爽朗一笑,说负担比前些年少多了。现在国家惠农政策好,生活困难的人家,有低保;得了大病的也不怕,"新农合"能报销一大半的药费;这几天村里正在办"新农保",像我这样60岁以上的老家伙,以后每月还能领55元养老金呢!
  乡村的夜晚比城里冷得多,还有在城里难得听到的北风呼啸声。但我们听老黄如数家珍,一股暖流热遍全身。老黄的老伴对老黄说,你尽说些"无油盐"的话,影响领导谈正事。老黄忙说:领导难得来,我多说一点。
  听村民用最朴实的话语跟我们聊政策、谈增收,不禁感从中来。金光村人平3亩地,像老黄这样种20来亩地的,都是兄弟、子女或者村民外出打工后自愿转包的。种自己的人头田,基本只能维持日常生计;田种的多,才有些赚头。让乡亲们增收是个大课题,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是硬道理。只要我们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惠农利民政策,坚持走"三化"同步的路子,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农村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快,农民的收入就会越来越高,农民的生活就会越变越好。
  访谈听民意
  民生大于天。
  走访中,村民们反映最集中的是饮水安全问题。金光村村前有一条西干渠,前些年水很清,村民生活都是用渠里的水,现在水的颜色深了,有时还有味,不放心用了。村民们迫切要求尽快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眼下,饮水安全在我市农村还是个大问题,仅监利县就有40万人亟待解决。
  村民们最担心的是留守儿童问题。金光村里大半劳动力在外打工,有的是俩口子一起出去,小孩留在家里由老人带;有的是丈夫出去,妻子和小孩留在家里;还有少数是俩口子都出去了,家里又没老人,把小孩托给亲戚和邻居。村民们普遍反映,留守儿童由于长年和父母不在一起生活,大都性格内向、孤僻,和同学难相处,反叛性强,学习成绩也不好。从走访的情况来看,留守儿童有生活和教育方面的困难,最重要的还是安全和心理健康。这是当前农村出现的新情况,需要我们认真探索解决办法。
  村民们最希望的是提高村级医疗卫生水平。大家都说现在看不起病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村医务室的医疗水平还不高,一般的常见病都要跑镇上、到县里。
  村里最让人纠心的是部分特殊困难家庭。
  一组吴林远,71岁,长子前两年死于车祸,次子在外打工,摇篮里不到1岁的孙子只能吃米糊糊,全家年收入不到3000元,祖孙3人住在四面透风、不到30平米的小茅草房里,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品,可以说是家徒四壁。
  二组王庆珍,68岁,老伴去年因肺结核去世,两个儿子儿媳四个孙子,一家9人就有3个老病号,常常为医药费发愁。
  五组李思道,65岁,儿子离异后患严重的心理障碍,生活能力差,俩老年岁已高,身体不好,还得借债供养8岁孙子读书。
  陪同走访的村干部说,村里还有几个困难户,这3户是最困难的,但困难户大都是因病致穷、因灾致穷的。我一边听村干部介绍,一边思忖。这几年,我们的经济发展就像一辆行驶的汽车,速度越来越快,老百姓的收入也越来越多,但因各种原因,总有一些掉队的。把这些掉队的乡亲们扶上车一起奔小康,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回市里后,先想办法筹钱帮吴林远老人盖两间房,同时向市委、政府报告,请市县乡三级的民政部门将类似的特困户逐村逐户的摸底排类,然后拿出救助办法,建立起政府扶持和社会帮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共话新村庄
  在老黄家吃过早餐后,司机要给老黄生活费,老黄说客人难得来坚决不要,司机和老黄推来让去,老黄看我们态度坚决勉强收下。随后,我们在村委会和十几位村民进行了座谈。
  村支书黄建波介绍了金光村的情况: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党员46人,劳力1023人,耕地3046亩。村里把鱼塘、水泥预制厂、砖厂、米厂发包给村民,每年有5万元的集体收入。这几年,村里先后投资50万元新建了一个190千瓦的泵站,基本解决了排涝问题;通过"一事一议",修建通村公路9。2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这次"挖万塘"活动,把全村的小毛渠全部疏了一遍,今年的农业生产肯定是大丰收。
  四组村民万述兵接着老黄的话谈起了自家情况:大女儿曾经是湖北省文科状元,现在清华大学就读;小女儿在武汉经济学院上学。虽说两个女儿读书要靠国家助学贷款,家里也借了一些债,但说起这两个宝贝女儿,万述兵满脸自豪,在座的几位乡亲也都投来羡慕的目光。金光村一向重视教育,每年都有好几个小孩考上大学。即使没有上过大学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见的世面多了,衣着打扮和城里没有什么差别。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蔚成风气。去年,村干部曾乐乐还被县妇联评为"好媳妇"呢!
  村民夏循曙、习天典等你一言我一语,就活跃乡村文化生活、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加强农村科技服务等提出了一些要求和建议,我和县里赶来的几个同志一一作了解答。乡亲们说,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金光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回城的路上,看着车窗外绿油油的油菜,回想这两天的所见所闻,感悟很多。我来荆州工作时间不长,对荆州的情况特别是农村情况还不熟悉,常常有种种无形的压力背负在身。这次住点调研,和乡亲们面对面、手拉手,了解农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察看党的农村政策落实的真实情况,收获不少。人们常说,情况熟、底气足。这次监利之行,我对这句话有了真切的感受。


  作者系荆州市委副书记雷文洁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李杰)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