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消费侵权大事件

更多

2011年消费大事件九 锦湖轮胎超标使用返炼胶

发布时间: 2012-02-23 16:32   来源: 中国消费网   进入电子报

  〉〉〉〉回放:

  2011年央视3·15晚会揭露,韩国企业锦湖轮胎公司天津工厂在轮胎制造过程中存在违规生产的严重问题。为了保证轮胎品质,锦湖轮胎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作业标准,然而在制造过程中,却大量添加返炼胶,标准规定的是一套,而实际操作的却是另一套。而轮胎气密层不按标准使用返炼胶,很可能导致轮胎鼓包。随后锦湖轮胎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1年3月21日,锦湖轮胎公司向消费者道歉,并宣布召回有问题的轮胎。2011年4月21日,哈尔滨市部分车主组成了轮胎消费维权团,聘请了具有专业鉴定资格的鉴定师,为上百位"问题轮胎"车主的近200条轮胎现场鉴定,鉴定的"问题轮胎"多是锦湖轮胎。

  〉〉〉〉点评:

  锦湖轮胎违规超标使用返炼胶事件,折射出我国现阶段轮胎行业标准、法规滞后的问题。据了解,自20年前制定出《子午线轮胎工艺技术若干规定》,相关标准一直未重新制定。在产品检测标准方面,中国也落后于其他国家。轮胎行业不断爆发的质量危机证明,企业自律在法规缺失时往往显得不堪一击,我国需要尽快制定出轮胎召回的法律法规,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对相关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在此事件中,大多数汽车生产厂家都把轮胎作为易损件,将其排除在整车质量担保责任范围之外。这种所谓的 "行业惯例",既逃避了整车企业对消费者应该承担的质保责任,也放弃了对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产品质量的监督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为降低成本而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不法行为。因此,不分原因地将轮胎排除在整车质量保证范围之外的行业惯例,应当尽快摈弃。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网 编辑:王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