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消费侵权大事件

更多

2011年消费大事件五 达芬奇家居身份造假

发布时间: 2012-02-23 16:38   来源: 中国消费网   进入电子报

  〉〉〉〉回放:

  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报道称,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芬奇公司)销售的天价家具,并不像它们宣称的"100%意大利生产",所用原料也不是达芬奇公司宣称的"名贵实木白杨荆棘根",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大芯板和密度板。

  2011年8月31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对达芬奇公司初步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达芬奇部分家具产品质量不合格,在产品标签标注和广告宣传方面也存在不规范行为。

  2011年12月23日,上海市工商局向达芬奇公司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收全部不合格产品,并处以133.42万元罚款。

  〉〉〉〉点评:

  达芬奇家居事件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假洋品牌"风波之一。企业之所以热衷傍洋品牌,一方面因为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为谋取暴利进行虚假宣传,另一方面是相关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给企业可乘之机。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国人对洋品牌、奢侈品盲目崇拜的消费心理。近年来,部分消费者缺乏理性、科学的消费意识,"唯洋是好","唯贵是好","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甚至把花巨资购买奢侈品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这种非理性的消费心理给假洋品牌提供了可乘之机。达芬奇家居身份造假的曝光,提供了一个净化市场、引导正确消费观念的机会。监管部门可借此对国内奢侈品行业重新审视,打击虚假宣传行为,清除假冒洋品牌。媒体和社会也应利用这一机会,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念。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网 编辑:王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