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风景
湖北文化地图 > >

石门古风旅游景区

  石门古风旅游景区地域面积约180平方公里,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且颇有特色。景区的旅游资源主要可分为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遗址遗迹类、地域文化类这五大类型。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是石门古风旅游景区的核心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如下景点:

 

“建始直立人”遗址(田世学摄)

  “建始直立人”遗址又称巨猿洞,位于高坪镇麻扎坪村麻5组。洞穴分为东、西两个洞口。地表为一方圆1500米的小山包,海拔750米。洞长120米,高6-7米,宽2-15米。这里曾经出土有剑齿虎、象、犀牛等动物骨骼化石,并发现有巨猿牙齿化石19枚,并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认定。1998年,国家科技部下达了“九五”攀登重大项目“东亚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研究”。鄂西课题组于1998—2000年在建始巨猿洞及其附近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查发掘。其成果经由15位古人类、旧石器、哺乳动物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于2000年11月9日进行了审定,确认建始发现的6枚古人类牙齿化石为人属的早期成员,发现的石制品中有典型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存在,碎骨确有被人工打击的痕迹,断定时代在195—215万年之间。因此该遗址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古老的人类遗址之一,是世界上较高纬度发现此类化石的唯一地区,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新智先生为该遗址书写“建始直立人遗址”题额。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柱观(黄世福摄)

  石柱观位于高坪镇望坪中坝青山环绕下方圆5000多亩的平坝中突起的蟠龙山顶,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古称“蟠龙山朝真观”。石柱高51米,方圆有223米,石柱三足鼎立,山下有20多个洞穴,使石柱观更显得空灵。从柱脚下至顶铺有238步蜿蜒石阶,供游人和朝觐者上下。崖顶有亭楼一座,主要由大殿、中厅组成,分别为六棱形四层亭阁和单脊歇山式厅房,系清代土木结构。蹬道两侧古树郁茂,景色奇秀。有石碑12块,分别记载着明、清以来石柱观的兴废史,其中最大的一块石碑高1.7米。石柱观雄伟壮观,景色奇特,有“上有石柱冲天,下有金盆偃月”之说,在清代以前即被誉为建始古“八景”之一。观下有一池名“捞月”,每当风清月白,水中宫殿隐现,谓之“金盆堰月”,天光潭影,景色绝妙。石柱四周溶洞甚多,大小不等;奇草异枝,上下点缀;峰顶古木苍翠,柱基三足鼎立,被誉为鄂西名胜,1981年被收录入《中国名胜词典》一书;1992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古桥

  在石门河谷,有一桥拱为心形单孔石拱桥连接东西两岸。这是建始境内最早的古桥,距今已有两个多世纪。桥高约20米,宽约丈余,其风格古朴苍郁,造型优美。目睹此桥,令人顿生怀古之幽情。桥上的护拦已所剩无几,但桥身依然完好,两端各有青石台阶数十步。传说此桥为“八大王”(明末农民起义将领张献忠)洗川时,为摆脱追兵,传令将士各带石头一块,一夜功夫将桥修起,还将身佩宝剑悬于桥下。桥拱正中镶嵌的一块石板上,“永兴桥”三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辩。也有传说此桥为仙人所造。2009年8月6日,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年友带领文物普查队为查明石门河桥的修建时间,三下石门河,终于在东岸发现了9块关于该桥的残碑,散落在路边草丛中。石碑边缘雕刻祥云,其中主体碑宽120厘米,厚20厘米,碑额自右至左五个篆书大字:“通济桥碑记”。左下边缘楷书:“天启五年九月乙未日吉旦”。中间有小楷正文,其中能够肯定的有一句:“石门隶属建始而夜郎之(所)”,这“所”字只有上半部分,凭经验判别得来。惜碑已残,全文损失太多,无法形成较为完整的句子,且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正文小字模糊难辨。另据现场观查,勒碑所用石质材料较差,部分残碑已经沿纹路裂缝。如上述,该桥应为明朝天启五年(1625)所建,且桥名应为“通济桥”。

普济桥(黄圣碧摄)

  普济桥,俗称野三河老桥,又名康家桥,位于现318国道上的野三河大桥下游约500米,连接巴东与建始,是(恩)施宜(昌)古道的要冲,系清道光十七年(1837)修施宜大道时,恩施康氏捐资修建。现保存基本完好(桥栏杆已毁),桥为块石所砌,单拱券顶。桥长33.7米,宽6.55米,桥面距河面(平常水位)高14米。在桥东南端有石阶30级,每级长同桥宽,宽0.36厘米,高17厘米不等,西北端有石阶17级,亦同。桥拱顶内中悬挂有约1米长的镇妖铁剑。桥的东南头立有石碑,碑高1.96米,宽1.09米,厚0.25米,碑文正楷阴刻,记载了建桥经过及恩施生员康先之领修等内容,此碑于上世纪60年代被山石击成碎块。该古桥由于水电站修建坝上蓄水,已被淹没,甚为憾事。

施宜古道

  施宜古道,起于恩施城,经金子坝、熊家岩、南里渡、崔家坝、百步梯入建始境,过红岩子、高店子、野三河进巴东境,再经大支坪、野三关、泗渡河及长阳的榔坪、贺家坪、木桥溪、安安庙等地到达宜昌。施宜古道自古以来,即为由楚入蜀的古代要道。施南古道曾经是官道,也是商道、盐道,对促进西南和恩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形成与历史上汉人流入恩施的情况密切相关。施宜古道大部分被破坏,现存较完整的一段在高坪石门河,其长度约有10多公里,石板长2.2米左右,宽0.4米—1米,大都为石板铺就,有的石板上还能看出人、马长期行走留下的痕迹。整个古道随着山势而变化,或平坦,或陡急。民国年间,当地不少人靠“背脚”(人力背负货物)为生,此路是必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