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化地图 > >
《八月桂花遍地开》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热情欢快的鄂东北民歌小调歌曲,出自湖北黄安(今红安)七里坪。1929年4月,中共鄂东北特委召开各县和红军第二次联席会议,通过了《苏维埃问题决议案》,决定建立苏维埃政权。1929年至1930年,黄安乡、区、县苏维埃政府相继建立,鄂豫皖革命苏区各地也相继成立苏维埃政府。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七里坪列宁小学教员王霁初(原籍安徽、革命烈士)根据当时大别山人民耳熟能详的歌谣《八段锦》填词改编, 原名叫《庆祝成立工农民主政府》或《庆祝苏维埃》。在此基础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始人戴季英、曹学楷、戴克敏和郑位山、周维炯、吴靖宇等领导参与了歌词修改。最后的歌名采纳了一位师首长漆德玮的意见,改为《八月桂花遍地开》。
1982年4月,曾任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兼鄂豫皖特区文化委员会主席成仿吾重访红安苏区时证实了这一点。《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通俗易懂,旋律具有浓郁的鄂东北民歌风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首歌开始在檀树岗一带传唱,后流传全省,以后又流传到整个鄂豫皖苏区。随着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和参加长征,被部队带到沿途各地广为传唱,最后传遍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音乐界人士将《八月桂花遍地开》改编为不同版本的合唱曲,还被改编成二胡、琵琶等器乐曲。1959年,作曲家李焕之与词作家霍希扬将这首单旋律民歌改编成民歌合唱曲。1964年,李焕之再度把它改编成女声合唱曲,用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二场“星火燎原”中,以合唱加舞蹈表演的形式出现,使《八月桂花遍地开》最终成为红色经典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