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化地图 > >
王圆箓
王圆箓(又作圆禄),麻城人。大约出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死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清光绪初,王圆箓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退伍之后,在当地出家受戒为道土,道号“法真”。因为习惯了流浪生活,离开酒泉,向西云游,大约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来到敦煌莫高窟。看到神圣宝窟无人管护,一片残破,受到严重的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促使他自觉自愿担当起了“守护神”的重任。他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集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仅第16窟淤沙的清理就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在长期的努力中,王圆箓在敦煌与莫高窟逐步确立起较高的地位。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夏,他在第16窟甬道发现积满写卷、印本、画幡、铜佛等的藏经洞。这成为载入中华历史的了不起的重大发现,这也预示着敦煌学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