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宝区
> 东宝区

东宝区

  东宝区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15〞(马河镇易畈村沙滩河叉口)-112°21′15〞(牌楼乡杨冲村马家集),北纬30°46′02〞-31°27′58〞(仙居太平村胡湾)。东与钟祥市毗邻,西与远安县、南漳县交界,北与宜城市接壤,南接当阳市、沙洋县。全区南北最大长度约70.75千米,东西最大宽度48千米。面积1645平方千米。2004年底,全区人口363721人。东宝区辖2个街道、6个镇、1个乡:龙泉街道、泉口街道、牌楼镇、子陵镇、漳河镇、石桥驿镇、马河镇、栗溪镇、仙居乡。

  区人民政府驻金虾路9号。邮编:448004。代码:420802。区号:0724。

  东宝得名于隋代所建的东山宝塔。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汉江、长湖、漳河三大水系就有人类集居生息。其设治历史始于殷商后期,西周分属权国、冉国,春秋战国归属楚,汉置当阳县。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置荆门县。宋建荆门军,明复荆门县,清为荆门直隶州,民国降州为县。

  1949年属荆州专区,1970年属荆州地区。1979年析荆门县城关镇及近郊置荆门市,属荆州地区。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荆门市升为地级市。撤销荆门县,将荆门县的行政区域并入荆门市。1985年,设立荆门市东宝区、沙洋区。1992年5月20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2]48号)撤销钟祥县,设立钟祥市。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1998年12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门市沙洋区,设立沙洋县。县人民政府驻地为沙洋镇。

  东宝区  2000年,东宝区辖4个街道、7个镇、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8337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龙泉街道78883、泉口街道92532、白庙街道92399、掇刀街道58042、栗溪镇13735、盐池镇21708、子陵镇38404、漳河镇32504、团林镇28295、马河镇11319、麻城镇25652、姚河乡9377、仙居乡26839、石桥驿乡12842、安团乡5933、何场乡21107、牌楼乡13802。 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2001年3月1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25号):将何场乡、麻城镇、团林铺镇、掇刀石街道和白庙街道划归掇刀区管辖。2001年3月,撤销安团乡,划归漳河镇管辖;撤销姚河乡划归栗溪镇管辖;撤销何场乡,将原从烟墩镇划入的9个村划归漳河镇管辖,原从团林铺镇划入的15个村划归团林铺镇管辖。2001年6月,辖龙泉、泉口2个街道,栗溪、马河、子陵铺、漳河4个镇,仙居、石桥驿、牌楼3个乡。2002年,石桥驿乡、牌楼乡撤乡设镇。2004年底,东宝区辖龙泉、泉口2个街道,栗溪、马河、子陵铺、漳河、牌楼、石桥驿6个镇,仙居1个乡。共有35个居委会、169个村委会。1985年,设立荆门市东宝区。东宝得名于隋代所建的东山宝塔。2000年,东宝区辖4个街道、7个镇、6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8337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龙泉街道 78883 、泉口街道 92532 、白庙街道 92399、 掇刀街道 58042、 栗溪镇 13735、 盐池镇 21708 、子陵镇 38404 、漳河镇 32504、 团林镇 28295、 马河镇 11319 、麻城镇 25652、 姚河乡 9377、 仙居乡 26839 、石桥驿乡 12842、 安团乡 5933、 何场乡 21107、牌楼乡 13802。 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东宝区:2001年3月1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25号):将何场乡、麻城镇、团林铺镇、掇刀石街道和白庙街道划归掇刀区管辖。

  2001年3月,撤销安团乡,划归漳河镇管辖;撤销姚河乡划归栗溪镇管辖;撤销何场乡,将原从烟墩镇划入的9个村划归漳河镇管辖,原从团林铺镇划入的15个村划归团林铺镇管辖。2001年6月,辖龙泉、泉口2个街道,栗溪、马河、子陵铺、漳河4个镇,仙居、石桥驿、牌楼3个乡。

  2002年,石桥驿乡、牌楼乡撤乡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