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县
> 京山县

京山县

  京山素有“鄂中绿宝石”之美誉,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东临安陆、应城,西接钟祥,南连天门、沙洋,北倚随州。是大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3520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境内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尤以“鄂中第一溶洞”——空山洞和名扬天下的绿林起义策源地绿林景区最为游人景仰。所讲方言为京山话,隶属西南官话。

  “十五”时期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3%,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918元。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家,其中亿元企业12家,千万元企业39家。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06亿元,是2000年的2.8倍,利税、利润实现连续五年较大幅度增长,2005年分别达到3.35亿元、1.95亿元。旅游、房地产、金融、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4%。2005年全地域财政收入达到29394万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8.9%。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经济效益十佳县市”,2004年荣获省“发展县域经济先进县市”称号,京山经验在全省推广,2005年被省授予“发展工业经济先进县市”称号。

  2005年粮食总产达到51.09万吨。全县优质农产品基地达到100多万亩,规模化、专业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建成各类养殖小区12个,规模化养殖率达到60%以上。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种植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5%以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平均每年造林6万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2005年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达到9万人。

  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五年累计完成66.06亿元,年均增长18.5%。一批重点项目已经建成或在建,长荆铁路通车营运,随岳、武荆两条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通信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农网、城网改造累计投入1.95亿元,全县变电站总容量增至26.73万千伏安;新市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3.58万人;新市大道、人民大道东段相继竣工,大龙·京都花园一期工程、富水花园等住宅小区建成,城区天然气主管网铺设完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货币工程量2.4亿元,建设规模扩大到8.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28家,其中16家企业建成投产,2005年创产值14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

  信用环境建设不断深化,2003年、2005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五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12个,到位资金22.94亿元,其中,累计直接利用外资4188万美元。外贸出口大幅增加,累计出口创汇16592万美元,年均增长19.2%,2005年出口创汇4702万美元,约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50%。[1]

  旅游风景

  京山县素有“鄂中绿宝石”之美誉,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东临安陆、应城,西接钟祥,南连天门、沙洋,北倚随州。全县国土总面积3520平方公里,人口64万人,境内森林茂密,溪河密布,溶洞丛生,怪石林立,清泉涌流,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

  文化底蕴

  京山县火车站图片  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群就选择京山作为生息繁衍的家园,创造出灿烂的“屈家岭文化”;西汉末年,京山人王匡王凤发动“绿林起义”,是历史上继陈胜、吴广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起义地址位于现在的绿林古寨风景区。当代文坛巨匠聂绀弩、吴奚如,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张文秋等一批杰出人物出生于京山,走向世界,京山县烈士公园建有张文秋纪念碑,聂绀弩碑林。

  京山县旅游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县。经过多年的开发与经营,已形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资源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三张旅游名片,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温泉疗养、宗教旅游、漂流探险等一大批旅游产品蓬勃兴起,武汉及周边市州第一二级客源市场逐步发育成熟,旅游业逐渐成为全县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

  旅游发展

  京山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东临安陆、应城,西接钟祥,南连天门、沙洋,北倚随州。境内地质地形地貌独特,以山、水、洞、泉、瀑为主的自然景观遍布全境,素有“鄂中绿宝石”之美誉。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有溶洞近30处,溪河500余条,72泉流、三大瀑布。著名的地理旅游景点有空山洞旅游区、绿林鸳鸯溪、天河度假村、汤堰温泉旅游度假区、虎爪山森林公园,骆驼峰、美人潭景区、惠亭湖风景区、白谷洞景区等。其中尤以“鄂中第一漂”——鸳鸯溪及“鄂中第一溶洞”——空山洞和名扬天下的绿林起义策源地绿林寨最为游人景仰。京山县加强对境内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按照“高起点、  京山风景大手笔,大胆设想、慎重决策”和“超前规划、分步建设,突出特色、配套协调”的基本原则,搞好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和项目策划,注重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打造大洪山绿林文化、温泉休闲养生两大品牌,发展“绿林文化漂流探险旅游区、温泉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区、虎爪山森林生态旅游区、观音岩宗教文化旅游区”四大板块,形成“温泉——空山洞——惠亭湖——虎爪山生态观光旅游线;温泉——空山洞——天河——绿林寨度假休闲旅游线;惠亭湖——鸳鸯溪——天河水上体验旅游线;空山洞——鸳鸯溪——绿林寨——美人谷绿林文化旅游线;八字门——小焕岭——罗家祠堂——绿林寨红色旅游线;观音岩——芭蕉寺——太阳寺宗教文化旅游线”六条旅游精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