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化地图 > >
张三异
张三异(1609—1691),字鲁如,号禹木,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清顺治戊子年(1648年),乡试名列榜首,己丑年(1649年)进士。
初任陕西延长县令,正遇上旱灾和蝗灾。张三异夜露中求雨,组织百姓灭蝗,不辞劳苦,并捐资助赈,平价卖粮,救活不少灾民。县民因此为张三异建立生祠,列为当地名宦。不久,张三异升任南阳府丞。剿抚境内拐河响贼庾某等贼众,除首恶外,胁从者全部释放归农。此期政绩被收录在《南阳名宦录》中。嗣后,张三异转任福建邵武府丞,按例考核为上等,当地人在长虹桥建祠纪念他。后升任浙江绍兴府知府。
张三异在延长、南阳、邵武任职期间,凡前任断结不了的大案要案,他一接手即可断结,还平反了不少冤案、错案,有“片言断案”的美称。在绍兴任职期间,政绩更加卓著。
张三异家教严整,十分注意对后辈的教育培养。三个儿子伯琮、仲璜、叔珽都为官在外,他时常告诫他们:“汝辈第守祖父母‘清白忠厚,不爱钱,做好官’之训,尤以活人为念。”“宜缄默,毋自矜侈,宜省刑,毋多事以扰民……惟谦惟和,以宽以恕。”三个儿子均能恪尽职守,政绩显著(另有传)。他有胞侄17人,他给他们每人良田30亩,供他们读书之用。
张氏宗族人丁兴旺,同居一乡者达千余户。晚年张三异为宗族和地方公益事而忙碌。他为宗族修建祭祠,购置祭田,每年祭祀香火不断。他周济乡邻的贫困户,帮助办理婚丧大事;捐资数百金修建桥梁,方便乡民交通。
张三异才华横溢,作文不用草稿,下笔千言,神形兼备,与当时名家熊、刘不差上下。生平著作宏富,如《雪史》、《痴龙文集》、《诗家全体》、《来青园文集》、《廿一史弹词》等。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夏天,张三异近80岁,在躲避夏逢龙叛乱的兵祸途中,还著有《江城纪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