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化地图 >
鹿门山
鹿门山山门
鹿门山位于襄阳城东南15公里,原名苏岭山,东汉建武中,习郁立神祠于山北麓,刻二石鹿夹神道口,因而人称神祠为鹿门寺,苏岭山随之改名为鹿门山。该寺西晋时曾改名万寿宫,又名万寿禅寺;汉末襄阳名士庞德公不受刺史刘表数次延请,携其妻栖隐鹿门。后来,山东麓遂建有庞公祠。唐代孟浩然、皮日休也相继在此隐居,山上有孟浩然归隐处和皮日休书屋。因此,唐以后有“鹿门高士傲帝王”之说。
鹿门寺原先规模宏大,工艺精巧,古朴雅致,故历代常有名僧来此主持佛事。北宋政和年间最为兴盛,当时有佛殿、僧寮、斋堂、方丈室共500余间。在寺后200米远的山腰处有一口八角井,又称八卦井,井下泉水往下暗流20余米,又汇一泉称天坑,也称天井;再往下暗流,经一天然石洞,洞中钟乳石纷多,有一大石块向外伸出尺许,泉水顺此石突然悬空倾泄,散如珠,垂如帘,称暴雨池。泉水再流至寺门前,从两个石雕的龙口中喷入庞公洗钵池,昼夜不停。1992年被定位国家森林公园。近年来,经过修复、重建、新建,形成了“三区五线”的游览新格局。三区即“山门翠薇景区”、“园林风光景区”、“鹿门名胜风景区”;五线即“山门系列游览线”,包括山门牌坊、伏虎碑亭、月牙桥、虎穴、黑白石林等景点;“九园园林风光游览线”,包括牡丹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樱花园、樱桃园、梅园、柿园、竹园、等景点;“佛殿游览线”,包括佛殿、过殿、厢房、山门、聪明泉、龙泉池、天井、八角井、望江亭等景点;“庞公系列游览线”,包括文物陈列馆、孔明拜师堂、浩然墓、庞公制药洞、汉楼、汉房等景点;“浩然系列游览线”,包括浩然读书屋、三高祠、碑廊、和尚塔、浩然亭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