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古驿路 黄袍山里最美生态旅游走道
通城古驿路 黄袍山里最美生态旅游走道
图:户外旅游爱好者在黄袍山古道上徒步
本网讯(通讯员姜咏胜 黄鑫淼):十一黄金周期间,湖北武汉、咸宁、江西九江、湖南岳阳等地大批的户外旅游爱好者涌入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仅10月3日一天就有百车千人分多条路线,以旅游大巴、小车自驾、山地车骑行、徒步等方式旅游黄袍山,车队和人流如一条条的长龙,形成了黄袍大山里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10月3日,我们随同由武汉市、赤壁市、通城县、崇阳县等地户外旅游爱好者共计60多人组成的徒步团队,踏上黄袍山古道,深度探秘黄袍山。古道不知始修于何年,但据古驿路边的几块石碑记载,于汉明帝时期、明朝隆庆年间和清朝光绪年间曾由古寺僧人及地方乡民纷捐银两集资几度重修,这条古道由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一直延伸到江西省九江市的修水县,古时是楚吴两地通行的驿道,今天是鄂南美丽的生态旅游走廊。
古驿路由竹海步道、翠松步道、落叶步道、樟林步道、岩石步道、木桥步道、砂土步道等组成,溪涧、山泉、飞瀑、野花、怪石一路相伴,野生的桃、李、粟、梨等果树间杂于林中,可谓一步一景、美不胜收,是一条真正原生态的旅游和健身步道。
沿古驿路可见广阔且茂密的黄袍山竹海,犹如原始森林的甘港峡谷林海,一石突起百多米成峰的鹰嘴岩, 位于海拨800多米处面积达300多亩、尽是芦苇荡和苜蓿荡的高山湿地金银冲湿地,神奇幽深的天然石洞磐山河洞、丁家洞和行雨龙王洞等多个石洞,水域面积约130多亩、与主峰华罗寨相依的高山湖泊大盘山来佛寺(又名兰若寺,附近有上寺、下寺、中寺等遗址),古时用于藏放经书的“经堂”遗址,重修于明朝隆庆六年的石拱桥良缘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又称之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千年红豆杉林,还有如同仙境的高山田园、老式民宅、古石屋等。
高山湖之上的山坡有千亩野生的樱桃林和数千亩药材林,每年的3月下旬到4月中旬,漫山可见樱桃花海和望春花海,花海与湖水相映,特别秀美。每年5月的中下旬及6月初,鲜红的、金黄的樱桃果子,漫山遍野,非常诱人。
同行中的摄影爱好者汪明旺是通城县塘湖镇黄袍山当地人士,他告诉我们,到达高山湖泊后继续上行,古驿路一直延伸穿越黄袍大山,可到达江西修水县的全丰镇,再往前就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故乡,通城县黄袍山这边的荻田村则是有着“祖孙三进士 一门三尚书”之称的北宋兵部尚书、抗金英雄方琼的故乡,一条古道连接着两位北宋名人故里。若是想登山,在高山湖上去不远处,可以从南坡登顶华罗寨,途中攀“仙人埂”、漫步黄袍山脊、观幕阜绵远山脉和峡谷、赏黄袍山浩渺云海、饮“巨乳石”滴泉、过壮观的天然石门、踏奇形怪状的火山岩……
据守护黄袍林场和保养古道30多年的林场员工之一的陈齐江介绍,黄袍山珍贵的动植物众多,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银杏、香樟、香果树、喜树、金钱松、野生中华大豆、青钱柳等,黄袍山古道沿线有大量的各种樟科类植物,是湖北植物最多样性的森林之一。黄袍山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豺、白鹇等。
从高山湖下来就是已修通的公路,沿公路可见湘鄂赣省委党校旧址,英雄母亲黄菊妈陵园,黄庭坚在黄袍山的故居“鲁直第”(“鲁直第”侧堂有纪念汉朝名相张良的“圮直德昭”古匾),成片成片的枫叶林,终年不竭的“不干塘”,抗日英烈“八百壮士”纪念墓碑,香火旺盛的千年古寺白玉寺,中国十大落差最大瀑布之一的白水岩瀑布,丹桂、苍松遍植其中的黄袍山烈士陵园,幽静、古朴的“痴情谷”,曾在这里创立中共第一个红色县级政权的罗荣桓元帅纪念馆,始建于元朝的黄氏宗祠,还有明朝清官汪润田、金阁壁、刘绣衣故居等景点。
十一长假前夕,通城县电视台、咸宁市电视台等热播了“非常周末-黄袍山旅游”、“通城县黄袍山:户外旅游探险胜地”、“驴友新体验 通城县黄袍山”等节目。通城电视台非常周末节目组主任胡娜丽告诉我们:“黄袍山显赫的红色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人历史和悠久的佛道宗教文化都很吸引人,为此,我们电视台在黄袍山拍摄制作了多部片子,持续播放了两周,以宣传和介绍我们通城县黄袍山丰富的旅游资源。”
随着湖北省地方政府对旅游资源的宣传和重视,黄袍山古驿路很有可能会开发成为一条旅游步道,而我们很幸运,踏着古人修建的道路,免费旅游了这历史久远、生态景观秀美的黄袍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