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
湖北文化地图 > >

民间文化耀南嘉

    曙光初现的清晨,星光灿烂的夜晚,在嘉鱼县的公园里、绿荫下、湖岸边、广场上,悦耳的旋律、轻快的舞步、浓香的墨宝,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嘉鱼县,由退休干部职工、普通群众自发组建的老年艺术团、戏迷协会、夕阳红文体队等艺术团队,每天活跃在各个公共场所,或吹弹跳唱,或登台献艺,成为嘉鱼一道别具魅力的文艺风景线。

    文化团体百花齐放

    1997年,嘉鱼县首个民间文艺团体——老年艺术团成立。“当时成立的时候只有20多人,现在我们艺术团有50多人。”县老干部局副局长张国平介绍,当年的老年艺术团主要由唱歌队、跳舞队、唱戏队三个部分组成,他们经常去练习和表演的地方是在文庙山上。

    当时,大家模仿电视里文艺演出自编自导节目,“我们在练舞的时候,总是一边回忆一边比划着动作,今天你来记住这个动作,明天他来记住那个动作,这样慢慢跳起来。”

    文化团体组建起来,如果出去演出,服装、道具以及化妆品哪里来?我们每个会员你一元我两元的凑份子。因为对文化活动的热爱,大家走到一起,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壮大,带动民间文化团体纷纷成立,对此,张国平感到无比欣慰。

    “基础设施改善,条件好了,跳舞、唱歌、唱戏的人也多起来,目前嘉鱼县文化团体有20多个,正式注册的就有13个,这些团队人数多的有好几百人,少的也有20多人。”县老年艺术团团长陈卫平介绍,表演之余,他们还热心公益活动,每年都会配合县民政局开展送戏下乡5、6次,参加各类公益慰问演出10余场。

    除了老年艺术团、夕阳红文体队、戏迷协会等文艺团体外,体育活动和文学创作的民间团体也同样活跃。嘉鱼诗词楹联协会目前有会员60多人,去年12月出版的歌颂嘉鱼水利建设的诗歌作品集《水利之歌》,正是他们的杰作之一,这本诗歌作品集共收录诗歌200余篇,成为展示嘉鱼水利发展的珍贵史料。书法协会每年春节也在各社区开展送春联活动,在发挥老年人余热的同时也给群众带来精神享受。

    嘉鱼门球协会是民间团体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团体,会员多达400余人,该协会不仅每天组织会员练习打门球,还经常性举办比赛,“锻炼了身体不说,还充实了精神生活。”

    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二乔公园里,戏迷协会的会员们正在拉着二胡,唱着京剧;三湖连江畔,夕阳红文体队正随着欢快音乐跳着广场舞;文庙山上,群星合唱团的会员们正在亮开嗓子唱着红歌……张国平介绍说,这些团体大多数是由退休干部职工组成,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发组成,以自娱自乐,锻炼身体为主,每天早晨,有好几千人参与到活动中。

    “现在网络发达了,听到好听的音乐,好看的舞蹈就用MP3、MP4在网上下载,自己在家学着跳。”长期领舞的杨芳介绍说,由于广场舞节奏感强、动作比较简单易学,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据初步统计,现在在嘉鱼每天广场跳舞的人数已达1万多人。

    戏迷协会的邹春兰今年60多岁了,以前在县剧团唱汉剧,后来由于家庭、工作方面的原因,离开剧团20多年,但是她仍然没有放弃对戏曲的热爱,现在她加入到戏迷协会,主要负责唱戏,其他会员们拉着二胡、扬琴等乐器配合,每天在二乔公园上演一出出精彩楚剧、京剧、汉剧等,让她感觉又找回了年轻时候的激情。去年,她还在湖北省戏迷票友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老年艺术团里的腰鼓队是一支活跃的队伍,每当县里有什么大事喜事,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今年,嘉鱼县举行万人长跑活动、各项体育比赛等,他们都义务去表演,营造热烈喜庆的氛围。

    此外,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健身球、太极剑、太极拳等民间团体也不在少数,这些团体不仅成为老年人锻炼的好方式,同时艺术性和表演性也很强,他们经常登台演出,展示老年人健康活力的精神风貌。

    地方政府鼎力支持

    据了解,嘉鱼县委、县政府从2004年开始,正式对民间团体给予活动经费,主要是用于正式注册的13个民间团体开展文艺活动所需,同时对未注册的民间团体,也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

    “除了每年固定的这些经费外,平时我们要参加重大活动,政府也会拨款支持。”张国平说,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民间文化团体越来越多,发展也越来越好,不仅活跃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大大促进了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