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
湖北文化地图 > >

孝昌:弘扬孝廉文化 建设精神家园

  近年来,湖北省孝昌县找准孝善文化与廉政文化的结合点,着力挖掘孟宗、费祎、程正揆等名人的孝忠资源,着力发掘孝昌地名起源的历史底蕴,着力打造“孝道昌隆、诚信天下”的孝廉文化品牌,努力营造“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孝廉文化氛围,对广大党员干部建设高尚的精神家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把握孝廉内涵,着力创作孝廉文化精品。孝廉文化作为传统美德的根基,成为固本强基、激浊扬清的营养和力量,成为重构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的社会道德新体系最重要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行为规范有利于社会团结、稳定、进步和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孝昌县组织成立了孝廉文化暨孟宗文化研究会,出台了《孝昌县孝廉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深入挖掘古代孝子孟宗孝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朱仲先的《孟宗的故事》、石家齐的《说唱二十四孝》等一批文学作品;创作了以孝昌评书、湖北大鼓为主要形式的《孟宗哭竹》、《孝子孟宗》、《腌鱼沉池》、《清正廉洁话孟宗》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先后向机关干部发放孟宗文学作品12000余册,组织开展专题文艺汇演10余场次。《孟宗孝行故事》于2007年4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找准结合点,大力开展孝廉文化活动。孝廉文化建设必须搭载一定的活动,才能“进得去、立得住、管长远”,孝昌县注重发掘特色活动,“搞好四个结合”,激活了孝廉文化的生命力。一是与慈善捐赠相结合。为进一步弘扬孝廉文化,2008年初,孝昌县人大常委会形成决议,决定将每年的正月初十定为“孝行日”,每年举办一届“孝行天下,爱心飞扬”慈善募捐活动,以此促进孝廉文化繁荣昌盛。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孝昌在外人士以及社会群众等都自发参与募捐活动,连续四年募集资金3800余万元,全部用于教育、卫生、扶贫助残事业。孝善文化感召了湖北惠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湖北全洲集团、湖北鑫达房地产有限公司、港昌公司等孝昌在外“四有人士”纷纷回乡投资兴业,目前已有1300多游子回乡投资36.5亿元,兴办了各类经济实体880家,带动2.1万人实现就业,为孝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二是与廉政书法作品进机关相结合。结合孝昌创建“全国书法之乡”活动,深入开展廉政书法作品进机关活动,创作廉政书法作品1000余幅,无偿发放给各机关单位张贴,使机关干部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2008年以来,每年在花园广场举办廉政书法、漫画、剪纸作品展,让全县机关党员干部、广大群众集体享用一道道廉政文化“大餐”。三是与建设孝廉孝昌相结合。在城区,广泛开展文明卫生县城创建,“传承孝廉文化,发扬奉献精神”承诺等活动;在农村,开展“孝德村区”创建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孟宗故里周巷镇青山村举办“孟宗文化节”;广泛开展廉政“电影村村行”活动,促进廉政文化进农村;在学校开展读一本廉洁教育书籍、唱一首红色歌曲、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办一份廉洁小报等“四个一”活动,促进孝廉文化进学校;在全县开展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爱亲敬老模范、英雄少年、好婆媳,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孝行孝昌蔚然成风。

  三、整合孝廉资源,努力挖掘孝廉人物典型。我们充分利用本乡本土的孝廉文化资源,用本土人物,讲本土故事,育本土干部,创本土特色。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先后树立了况孝容、肖文秀、沈爱民、张秋华、刘青枝、李桂仙以及蒋志刚等一批尊老重孝、廉政勤政的先进典型。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让全县人民学有标准,学有榜样,学得亲切,学得自然。

  四、依据地域特色,全力打造孝廉文化景观。孝廉文化景观能形成直接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能有效激发人们思孝行孝。孝昌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县级行政区,古有孝子孟宗“哭竹生笋”故事广为流传,今有孝女刘青枝“一女养八老”、廉政典型蒋志刚“清水人生”的感人事迹传诵,构成了孝昌独具特色的地域孝廉文化。我们在京珠高速、107国道、大安线省道等主要交通路口和县城、乡镇集镇等主要街道设立广告牌100余块,让“孝道昌隆、诚信天下”理念深入人心。孟宗公园已在孝昌完成选址征地、规划设计等基础性工作,拟定于2012年5月开工,2013年正式免费向社会开放,形成综合性孝廉文化展示园。(来稿单位:孝昌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