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一品
湖北文化地图 > >

应城膏雕

  应城膏雕,是湖北应城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明朝嘉靖年间,在应城县西北团山庙山脚,因崖崩而发现石膏,距今有400余年的历史,因此应城属我国最早的石膏产地之一,享有膏都的美誉。应城石膏以纤维石膏为特色,其色洁白,质地细腻,储量达一亿吨以上,质量优踞世界之冠。纤维石膏与民间精湛的雕刻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应城膏雕技艺。

  追溯膏雕技艺的历史与传承,可以找到一条以民国初年郝木匠为源头的主脉络。郝木匠将精湛的木雕手艺用于石膏雕刻,并将它代代相传。石膏雕刻从原材料选料到雕制、打磨、抛光直至上蜡,所有工序全由手工完成。长期以来,膏雕的手工技艺全由师傅带徒言传身教,没有文字相传,凭传承的实物或现场制作来传授。徒弟则凭借自己的记忆、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和感觉去掌握。

  应城膏雕作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生活实用类,比如:笔架、笔筒、烟灰缸、茶叶罐等。二是工艺装饰类,比如:屏风、壁画、形态各异的家居摆设等。大型膏雕壁画多见于酒店、宾馆、学校,远销十堰、黄石、武汉、青岛等城市,有着冬暖夏凉的独特性,并具有净化空气、绿色环保的功能。第三类是医疗保健类,以膏枕和座垫为代表。石膏枕对降低血压有良好医疗作用,被誉为健康枕、长寿枕。1993年应城膏雕作品“硕果累累”、“蟠桃献寿”、“八骏图”,赴北京参加“中国第三届花卉盆景博览会”,荣获展出特别奖。

  应城膏雕作品外观晶莹闪亮,手感滑腻冰凉,质地纯正细密。石膏的材质特点,决定了膏雕生产工艺流程的复杂,工序的细腻程度和技艺的严格要求,是其他材质雕刻难以比拟的。因此它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是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