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委外宣办网络处副处长李海滨
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杜海洋
中国网7月19日讯(记者刘金阳)19日,来鄂参加由湖北省政府主办的“中部支点新湖北第四届全国网络媒体湖北行”的70余家网络媒体记者踏访神农架,领悟神农架践行生态责任,实现绿色崛起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杜海洋表示,自2000年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区森林覆盖率上升到88%,自然保护区内达96%,活立木蓄积量年净增29.02万立方米。动植物种群和数量明显增加,获评国家林业部神农架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金丝猴数量增至近1400多只。
现在的神农架,群山巍巍,林海茫茫,每年释放氧气300多万吨,蓄水30余亿立方米,成为名副其实的“华中之肺”、“绿色水塔”,成为了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三峡工程的绿色屏障。
据悉,自2010年来,当地实施的209国道沿线生态修复及景观林带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启动,由南到北160多公里、5000多亩退耕地、二荒地、陡峭的山体、裸露的林地将由当地乡镇及林业部门遍栽茶叶、核桃、枣树等经济及景观植被。这一切得益于神农架林区在重大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的格外重视。
杜海洋提出,神农架全面落实湖北省提出的鄂西生态旅游圈构想,打造生态旅游核心板块。将旅农林产业作为促进保护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战略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整合区内优势优质旅游资源,组建神旅集团,提升打造神农顶、天燕、神农坛等主要旅游景区集配套设施建设,新建神农架滑雪场,推出凉风垭、太子垭、迷人埫和大龙潭金丝猴科研观赏区等一批新景点。
目前,神农架已经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还拥有亚洲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现代林业综合发展试验区、国家生态示范区等多张亮丽的名片,并于2011、2012年先后被国家旅游局、国家林业局授予森林旅游示范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区现有旅行社20家,宾馆饭店60家,绿色家园、旅游农庄136家,日住宿接待能力近1万人,初步实现了由大办旅游向办大旅游、由生态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由夏季旅游向全年旅游的转变。2011年,接待游客111万人次,同比增长3成,以旅游为龙头的“旅农林”生态经济占全区GDP 的60%以上。3000多人直接从事旅游服务工作,近1万人依靠旅游和服务旅游创业,脱贫致富。
统计显示,区区8万人口的神农架,2011年旅游经济总收入实现10.4亿元,是2006年的5.2倍。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10.5:39.4:50.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纯收入预计达到12318元、4518元,分别是2006年的1.8倍、1.9倍。
据了解,神农架已经拟定了近100亿元的旅游开发建设投资计划,包括官门山景区、红河谷景区、神农文化园、塔坪民俗文化村、天燕景区、大九湖湿地景区、天生桥生态景区、神农架旅游集散中心、龙绛坪国际会议中心、滑雪场二期工程及神农架文化演出中心等11个旅游发展项目。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