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答: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物技术手段,对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改造,利用水生动物摄食与频振诱虫灯综合防控稻田病虫害,全程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实现修复稻田生态,实现粮食生产安全,实现稻田“三高”(高产、高质和高效)。
【技术要点】
1.鳖虾稻生态种养的稻田应便于看护,如房前屋后等离住处较近的田块,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稻田旱不干雨不涝、能排灌自如,面积10-30亩;
2.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供水产养殖动物活动、避暑、避旱和觅食的环形沟,环形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10%,沟宽1.5-2.5米,沟深0.6-0.8米;
3.用石棉瓦或硬质钙塑板等材料结合网片在稻田四周建造防逃墙;苗种投放前10-15天,每亩沟面积用生石灰100千克带水进行消毒;
4.4月份,在田间沟内投放一些有益生物,如螺蛳、水蚯蚓等,螺蛳每亩投放100-200千克;
5.土池鳖种应在5月中下旬的晴天进行,温室鳖种应在秧苗栽插后的6月中下旬投放,放养密度在100只/亩左右,最好投放全雄鳖种;
6.鳖种入田后即可开始投喂,日投喂量为鳖体总重的5-10%,每天投喂1-2次,一般以1。5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具体的投喂量视水温、天气、活动等情况而定;
7.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对水位的要求,控制好稻田水位,并做好田间沟的水质调控。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