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龙虾经济列表

更多

科技创新助潜江小龙虾产业“三级跳”

发布时间: 2012-06-11 11:0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马亚伦 通讯员胡定平 潘建军

  芒种时节,投资4.15亿元的潜江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甲壳素深加工二期项目车间,正紧张进行设备安装调试。6月17日,第三届中国湖北潜江龙虾节期间,这个承载潜江“世界甲壳素之都”梦想的全国最大甲壳素精深加工基地,将掀开神秘面纱,助力潜江龙虾产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生物医药产业转型精彩一跃。

  一只小龙虾,影响了全国乃至全球。从最初的“捕捞+餐饮”,发展成为人工育苗、野生寄养、食品加工、餐饮服务、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及品牌创建等深度发展的完备产业链。潜江市委书记朱汉桥说,潜江龙虾异军突出,成为“当红明星”背后,不仅是环境资源得天独厚,更在于潜江龙虾在养殖、繁育、加工、标准化生产管理等技术环节上不断追求科技创新,才使得潜江龙虾产业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宝贵品牌资源,赢得了发展先机,成就了潜江“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美誉。

  一级跳:从野生寄养到标准化养殖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上世纪20年代被引入中国。研究表明,小龙虾肉中含有的10余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远高于牛肉和蛋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健康食品。

  近年来,由潜江龙虾引领的红色风暴席卷全球。在国内,武汉、南京、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年消费量均在万吨以上;而在欧美国家,年消费量达16万至18万吨,但自给能力不足1/3。每年4月至8月,来自国内国外的经销商纷纷集聚潜江,抢购龙虾,可谓供不应求。

  潜江小龙虾如此受到国内国外市场欢迎,原因在于,在产业发展之初,该市就牢牢坚持走“小龙虾生态养殖路线”,实现纯天然养殖,确保了潜江小龙虾绿色无公害产品品质。

  潜江是著名的“水乡园林”、“鱼米之乡”,境内拥有40万亩湖泊河塘,20余万亩宜渔低湖田,水质洁净、水源充沛,其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草资源为小龙虾的生长、繁育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潜工龙虾尾肥体壮、爪粗壳薄、色泽明亮、肉质鲜美特点。

  2001年春,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褚红云在全国率先探索出小龙虾野生寄养模式,因投入小、效益高,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2006年,湖北省委把此模式写进省委“一号文件”,在全省推广,有效提高了湖北省近300多万亩低湖冷浸田的利用率、产出率。

  从2008年起,潜江市水产局分别会同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独立起草了省地方标准《虾稻轮作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技术规程》、《克氏原螯虾人工繁育技术规程》和市地方标准《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同时编印了《小龙虾养殖实用技术读本》、《潜江水产》等科普读物,向全市养殖户免费发放,大力推广小龙虾标准化养殖。尤其是潜江首创的小龙虾与中稻轮作新模式,通过探索、提升,总结出了小龙虾“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虾养殖—成虾捕捞”的一整套标准技术,实现了人工养殖的一体化,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介绍,为确保小龙虾实行标准化养殖,近年来,潜江市还建立健全了药品登记、渔药准入、处方留存、用药记录、休药期等制度,严格做到销售有订单、出口有认证、检测有标准、生产有记录、质量有保障、产品可追溯。同时,作为全国小龙虾最大出口加工基地,潜江市还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增添了数十套先进的检测仪器。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潜江市在配合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了长达7个月的小龙虾基地土壤、水样、虾样以及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跟踪检测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潜江小龙虾质量安全可靠,各项指标均符合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食品标准。

  2008年1月,经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潜江虾稻轮作标准化示范区被纳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一类示范项目。在此基础上,年近来,潜江还逐步发展了“油(菜)-虾-鱼、虾-蟹-鳜、虾-鳖-稻、虾莲(藕)共生、小龙虾池塘专养”等多种模式。高标准建立了积玉口、后湖、龙湾、渔洋等四个核心养殖示范区。

  目前,潜江市通过部、省认证的无公害小龙虾水产基地面积达20余万亩,成为了全国最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因其优良的品质,今年6月2日,潜江龙虾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为推动潜江小龙虾产业迅猛壮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级跳:从自然繁殖到人工繁育

  潜江是“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但追根溯源,小龙虾加工的发源地并不是潜江。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江浙一带水产加工出口业已相当成熟。在2003年之前,江苏省小龙虾出口曾经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

  但从2004年开始,中国小龙虾加工业出现了一个重要拐点。当年,湖北省小龙虾加工出口创汇超过了江苏,至2011年,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

  “以潜江为代表的湖北小龙虾产业一举超过江苏,除本地加工企业兴起外,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对小龙虾工人繁育技术的高度重视,最终保障了小龙虾原料和品质”全国最大的淡水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湖北莱克水产公司董事长郑玉林认为,江苏小龙虾加工的原料主要靠天然捕捞,由于对湖泊中的野生资源缺乏保护,过度捕捞,导致小龙虾原料匮乏,加工业难以为继。

  加工企业的迅速壮大,带动小龙虾需求量猛增。由于“人放天养”的养殖模式在种虾的交配、产卵、孵化以及幼虾的存活率等方面受到天气影响,开展小龙虾的人工繁殖,解决种源锐减、种质退化问题势在必行。而这,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为此,2005年,潜江市聘请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专家舒新亚为首席专家,组建了项目技术攻关组,由潜江市水产局、省水科所专家组成研究团队,开展小龙虾人工繁育攻关。当年,成功探索出人工控制光照、水温、水位、改善水质、加强投喂“五位一体”的人工诱导法,促使克氏原螯虾批量产卵获得成功,一举填补了我国小龙虾人工繁殖的空白。2009年,在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支持下,湖北莱克水产公司在潜江建起全国规模最大的小龙虾工厂化繁育基地,达到改良种质资源、缓解虾苗供应不足的目的。该基地可实现人工诱导繁育小龙虾虾苗4亿尾,满足3万亩养虾面积的种苗需求,1万多名农户从中受益。

  品牌是叩开市场大门的“敲门砖”,是占领市场高地的“通行证”,是把握产业引领地位的“资格证”。在技术标准的规范下,目前,潜江已形成熊口华山园、浩口莱克园、后湖宝龙园三个密集型水产品加工企业群,11家园区加工企业,有5家拥有自营出口权。因其引领世界的小龙虾养殖、繁育技术,潜江制定的全国小龙虾加工系列标准,成功推动了欧盟对小龙虾的进口标准作出调整。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设置贸易“绿色壁垒”,美国实行新的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的严竣形势下,潜江小龙虾依靠生态的养殖模式和健全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成功通过HACCP、ISO9001和全球食品卫生标准BRC认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卫生注册,在欧美每年500多批次的严格出口检测中,检验合格率和通关率均为100%,从未出现过一起质量问题,得到了欧美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消费者的高度信赖。

  目前,潜江市小龙虾年加工能力超过16万吨,出口创汇总额分别占全省、全国的60%和40%以上,已牢牢掌掌控着世界淡水小龙虾市场第一话语权。

  三级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

  潜江市是全国最大的淡水小龙虾加工出口基地,加工出口占全省小龙虾出口量的半壁江山,而在传统龙虾加工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的废弃虾壳,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潜江华山水产公司董事长漆雕良仁介绍,由于小龙虾个大肉少,约80%的虾壳成为废弃物,仅潜江市每年产生废弃虾壳就达数万吨。为解决“虾壳危机”,近年来,华山水产先尝试用浓酸或浓碱处理虾壳,但成本高不可支。后来摸索用生物酶活性处理的办法提取虾壳中的蛋白质和虾青素,不仅大幅降低了成本,提取的蛋白质和虾青素还变成了高利润产品。尝到甜头的华山水产公司,开着着手对小龙虾产业实施脱胎换骨式的革命:在兼顾传统出口营生的同时,大力向研发生产小龙虾下游产品转型。

  据了解,小龙虾全身都是宝,其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虾壳蕴含丰富的甲壳素,是制造化妆品、生物医药的重要原材料。被当作被当作废弃物扔掉的小龙虾虾头和虾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同等重要的“人体第六生命要素”――甲壳素,是地球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再生资源。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化工、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2008年7月,多位院士和著名专家洪可柱等省政府及武汉市政府的参事联名上书省政府,认为对废弃的虾壳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其衍生的高附加值产品有近100项,转化增值的直接效益将超过千亿元。

  我国甲壳素研究的首席专家,武汉大学再生资源与环境专家杜予民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在此领域潜江研发近30年,其实力和技术领先全球。围绕强强联手,把“把甲壳素这一新兴产业迅速做大做强”,武汉大学到潜江调研,决定开展“校政企”三方合作,以潜江市为中心,共建甲壳素研发中心,并按年销售收入的5%—10%拨给中心作为研发经费。

  2009年4月,第一期甲壳素深加工项目在潜江华山水产公司建成投产,成为全省第一家生产甲壳素的企业,产品全部出口。同年11月,企业又投资4.15亿元启动甲壳素项目二期工程,新建氨盐、壳聚糖、壳寡糖等甲壳素衍生物生产车间、保健品GMP生产车间、研发中心、辅助设施等,年处理废弃虾壳与虾鱼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

  据了解,目前,华山水产正谋划在中小板上市,IPO募资投向,主要是11个甲壳素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全国最大的甲壳素深加工项目在第三届中国潜江龙虾节期间全面投产后,可解决湖北60%的废弃虾壳问题。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附加值将比原来提高10至100倍,转化增值的直接效益将超过数百亿元,且将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至2020年,潜江将建成年产值220亿元的甲壳素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实现小龙虾产业由传统农产品加工向生物高新科技产业转型,建设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甲壳素产业之都”。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孙方生)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