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候选人事迹

更多

36 刘文涛

发布时间: 2012-08-10 09:32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平凡的岗位 无私的奉献


  刘文涛,男,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出生,2007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现任仙桃市工业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中心业务副主任。1997年6月参加工作,在工作上他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争创一流。他连续多年被本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仙桃市卫生局评为先进卫生工作者。他参加工作15年来,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正派,礼貌待人,态度和蔼,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排忧解难,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对病人如亲人,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一如既往。坚持提早上班,延迟下班,尽量满足患者要求。24小时开通联系电话,随叫随到。努力钻研医疗业务技术,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深受当地群众的好评。
  一、 爱岗敬业痴奉献,以院为家勤为患
  多年来,刘文涛始终把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了患者。一年365天,他每天工作时间少则七八个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几乎全天都在和社区、病人打交道。不管是下夜班,还是公休日,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漆黑冬夜,无论什么时间,一旦中心有紧急事情,一旦有病人出现危急情况,他总是以最快的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开展工作。早来晚走对于他更早已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了。2008年1月末,有一日半夜时分他正熟睡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原来打电话的是工业园船湾村的一个村民,他们家有一需要急救的病人,他们房子离刘文涛居住的地方有3-4公里路,天又黑,伸手不见五指,天气又冷。当时他什么也没想,大概地问了一下病情后,怀疑是癫痫病,就拿上必备的急救东西,骑着电动车就赶了过去,崎岖的乡间小道把他从车上摔下来多次。到患者家的时候病人已经进入昏迷状态,此时病人皮肤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及面部肌肉强烈抽动,呼吸呈急冲式,口吐白沫舌被咬伤而带红色血沫,刘文涛迅速将患者衣领解开,打开门窗户以利于呼吸,并将牙垫置臼齿间以防舌的咬伤,然后开始检查生命体征后,当即进行对症处理并观察病情,待病情平稳后,刘文涛才深一脚浅一脚推着电动车往回走,不知摔了多少跤。过后刘文涛介绍说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像这样的事情在他的工作中经常发生,他经常提醒自己,要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
  还有一次,那是在2010年底的一个晚上。当是刘文涛正在家休息,我们工业园居委会的一个老年人突发胸痛,他的儿子一个电话打过来,刘文涛二话不说什么也来不及带就冲到他家,边跑边电话通知中心其他人员带好急救药品。当他到达患者家时老人已经昏迷,呼吸心跳停止,刘文涛马上行单人的徒手心肺复苏,并告知患者家属打120。经过他的15分钟坚持不懈的抢救,老人的心跳呼吸恢复了。刘文涛协作120急救的同仁将老人送到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后来老人及其家属碰见人就说要不是刘医生,他老早就休息了
  二、带着感情进社区,想着居民开处方
  他深知,病人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召唤,竭尽所能奉献自己的一切就是一名医护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也正是这种"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的工作精神,使他对待患者如亲人更似亲人。在全国普遍呼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时,他提出"带着感情进社区,想着居民开处方"的服务理念,开展"零距离沟通"、"亲情化服务"的人性化服务。在临床工作中,他总是习惯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在中心他经常说:"对于我们医务人员,要进行换位思考,将居民对我们的信任转化为一种动力,要以关怀式语言接触居民,人性化服务渗透医疗,尤其面对不太富裕的居民,我们更要一视同仁,全心全意的为居民服务"。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他把沟通当作全科医师团队的重点工作来抓,为全科医师团队人员订阅书籍,组织团队收看沟通方面录像片,全面提高了团队人员的沟通能力。他自己也积极与居民沟通,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向居民揭示病情,为社区慢性病患者制定出经济可行的诊疗方案,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和赞扬。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我仙桃市工业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例均处方额仅11。5元,吸引了大量的非本辖区的居民就诊。一次,社区一名慢性病患者到我进行治疗,因为病情比较复杂,经多次转诊、转院都未能确诊,大量的检查费用为病人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刘文涛得知情况后,通过详细的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病史,研究国内外类似病例,翻阅书本、上网查找资料,最终确定了病因,即为患者及家属节省了近千元的检查费用,又避免了重复检查。
  三、无私奉献廉为本,以身作则练精兵
  "作为一名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医者德为先的高尚情操",是刘文涛一贯的宗旨。为了提高自身修养,他认真学习"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医务人员五不准"以及"文明市民公约"。并从古代中医名家为医做人之道中吸取精神营养,把中医前辈精诚做人,悬壶济世的精髓与当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在一起,广纳古今中外优质临床服务理念,廉洁自律,筑牢道德防线。在工作中,严把廉洁关,努力做到洁身自好,一尘不染。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并坚持与患者换位思考,面对利益的诱惑,从不动心。十五年来,他拒绝了多少宴请、拒收了多少好处,捐了多少钱,根本无法用详细的数字来统计。一次,社区一名患者因车祸到我中心求诊,刘文涛先检查病情后建议到市一医观察几天,但是患者家里实在困难。于是他几次与其他医师会诊研究,调整诊疗方案,既保证病人得到了有效治疗,又降低了医疗费用。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及陪床家属生活仍难以支撑。刘文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便把当时身上仅有的400元捐给了病人,并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对病人进行捐助,共为病人捐款2250元。在我们工业园,有一五保户叫严新才有多年的支气管哮喘病,从2005年到2010年这五年间,刘文涛不定时的上门为他服务,并经常给他打扫卫生,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刘文涛不论日寒夜冷路途遥远,只要病人需要,他就到病人的家里去,为他们解决身体上以及心理上的痛苦。他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的精神,为我中心赢得了良好的信誉,他也被仙桃市卫生局评为先进卫生工作者。
  刘文涛热爱社区卫生事业,一心一意扎根在基层工作,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患者认真负责,以温暖的人情、科学的人道主义精神面对每一位患者,与病人交流沟通,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他不分昼夜和节假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一切为病人着想,再苦再累毫无怨言,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力求技术上精益求精,熟练操作从未出差错事故。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病人排忧解难,对危重或长期卧床的慢性病患者,每年上门服务达200余例,年门诊人次达6000余人次。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李杰)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