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候选人事迹

更多

09 王水

发布时间: 2012-08-10 09:5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情系社区乐于奉献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王水是黄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副主任医师。他大学毕业后,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从普通职工到科室负责人到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总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曾荣获"黄石港区劳动模范""黄石港区优秀共产党员""黄石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尤其是他担任黄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市第七医院)主任后,不断开拓进取,带领干部职工发奋图强,使原市第七医院面貌日新月异,并于2008年成功地转型为黄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他带领黄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规范发展、创新发展,加强软硬件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发挥"三大类十一大项"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致力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受居民欢迎。2011年11月,黄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黄石市唯一获得此荣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一、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病人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业务单位,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单位事业的发展。同时身为黄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尖子的王水深知学习钻研的重要性。他在带领中心干部职工扎实搞好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克服工作繁忙,任务重的困难,持之以恒地刻苦钻研医学理论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年轻医生,指导年轻医生写作医学论文和临床体会,有时深夜回家还要备课,白天给医务人员讲课传授业务知识。王水发表过医学论文8篇,其中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的《α2b-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性肝炎68例》论文获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成果奖,与其他专家合著了20万字的医学专著《干细胞基础与临床》。王水同志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积极撰写理论研讨文章与学术文章,成为黄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真学习、深入学习的表率。他不仅自己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也带动了其他同志的学习热情,在他的带动下,吴志敏、陈涛等一批年轻的医生迅速成长起来,逐步成为中心的业务骨干,为中心的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备力量。
  二、努力进取,以刻苦的干劲带领中心职工发奋图强
  2008年元月份,黄石港区政府第七次常委会会议决定将市第七医院整体转型为黄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决定下达后,王水同志带领全院职工在原有基础上对市第七医院进行装修改造,努力迎接达标验收。在他的带领下,医院职工发奋图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多方筹集资金40万元,多名干部职工主动无偿加班,对医院进行了装修改造,对科室进行重新设置与调整,更换病床50余张,购置了高压消毒锅与多种医疗设备,对多年失修的配电设施全部进行了更换,医院内外装修装饰一新。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要改医院几十年来的"坐堂行医"为"上门服务",谈何容易!很多医务人员的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多数社区居民也持观望态度。为了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王水同志不辞劳苦,亲自带领医务人员上门服务,为大家作表率。2011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外面下着雨,天气寒冷,路面湿滑,南岳庙有一骨折患者不能行走,卧床不起,晚上突然发高烧,电话打到他家正是晚上10点钟,他马上带上医务人员上门服务,配上药品和医疗用具就去看病,直到深夜1点钟左右才回家。
  为了中心的建设,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王水同志总是绞尽脑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他经常在职工中讲的一句话是"中心是大家的,每取得一点进步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只不过是在和大家一起工作,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群众听后非常感动,工作激情不断提高。通过王水同志一班人的艰苦奋斗,黄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破了原市第七医院多年来停滞不前的局面。
  三、身先士卒,以忘我的精神为事业奉献
  王水同志既是党支部书记、主任,又是中心业务骨干,肩挑党务、行政与业务三副担子。面对多重身份,面对繁重的任务,他很少有休息日,总是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天十几个小时扑在岗位上。
  在工作中,王水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吃苦耐劳,冲锋在先,遇要事都亲自过问,虽然是中心主任,仍然天天坚持到科室查房,每个住院内科病人都亲自了解病情,从来没有摆过中心主任的架子,只要临床上需要他,一个电话打去,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吃饭了还是没有吃饭,他都很快赶到。有一天晚上病房里有一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值班医生打电话给他,由于他出门时太匆忙,楼梯无灯,下楼梯时不慎摔下来,当时眼镜都摔碎了,脚踝部受伤了且肿胀起来,他坚持爬起来拐到病房,把病人处理好才回家;中心的医疗条件有限,他想尽一切办法为病人着想。有些病人需要向上转诊,他想尽办法跟上级医院联系,有时亲自带病人到上级医院检查,有时把医学专家请到医院为有危重病人会诊,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曾经有一名患者病情复杂,一时难以确诊,他亲自带着这个病人到大医院检查诊断,辗转多次,到处求教专家教授,终于把病情诊断清楚,病人及其家属感激不尽,而他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没什么。"在工作中,他从不怕苦叫累,遇到困难总是挺身而出。曾经有一个"脑肿瘤"患者,由于家庭困难,长期在家中卧床不起,导致全身多处褥疮,不能到医院住院,他知道后就带着护士送医送药上门,每天去给病人翻身,打针、敷药,从没有厌烦过,连病人家属都害怕的事而他主动去做;还有一个患者长期卧床,气管切开术后,需要上鼻饲管,他在插的过程中,由于刺激病人当时从气管切口处喷出大量的痰,扑向他的脸部,实在恶心,而他并没有放弃,仍然认认真真地把它插上去,他才放下……诸如此类的感动事迹真是举不胜举,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和同仁们的敬佩。
  有很多次,已下班回家的他,接到内科收到重症病人的电话,立即毫不犹豫回到岗位,带领年轻医生们守在现场,一直等到病人病情稳定。因为多次抢救病人忘我工作,他患上了胃病,有时犯了也顾不上身体,一直坚持病人安全才放心。有时因为加班,他自己的孩子放学回家无人照管,他只好托邻居照看;还有一次,他父亲病倒了,家里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来催他回去,他当时正在抢救病人,一直到第二天早晨病人转危为安才回家去看一下,第二天单位又收到疑难病例,给他打电话,他顾全大局,又从家里忽忽赶回来。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四、情系社区,以扎实的工作赢得累累硕果
  王水同志带领中心一班人扎实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深受居民欢迎。一是改变过去的坐堂行医为主动下社区为居民服务,由过去为病人服务,转变为为健康、亚健康、患病人群服务。主要开展以老年病、慢性病、常见多发病为主的医疗服务;为辖区内无危险慢性病、老弱残疾等去医院治疗有困难的人群服务;为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但又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治疗的人群服务;为长期卧床病人、临终病人和癌症病人提供优质、方便的家庭医疗服务。二是开展中医药及康复服务。大力开展中医治未病、中医连续性管理服务及中医药方面的服务,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成立中医康复病区,为居民提供中医诊疗、正骨、针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理疗、中药熏蒸、中药养生保健等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煎药、膏方服务;为康复服务对象建立康复档案,尤其对病残对象采取连续追踪服务,并把服务送到社区家庭。深受患者的欢迎。三是建立专业服务团队,各司其职,服务于民。建立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为辖区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跟踪式服务;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团队,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特殊人群管理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建立以慢性病为主的互助团队,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中心成立了高血压、糖尿病俱乐部,让有共同语言的病人相互沟通。经过中心行为干预,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有所下降,控制率明显增高。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成立由高年资的医生为主的讲师团,为居民讲解养生和医学知识;每月第三个周六上午定为健康知识大讲坛;每周有医务人员深入社区、建筑工地、幼儿园、学校等,开展义诊或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及宣传资料。在中心内部营造健康教育氛围,在大厅、候诊室及其他公共场所设立宣教设施、摆放相关资料。王水同志带领中心公卫人员经常上门为居民服务,及时预约患者就诊,主动筛检、发现病人。在他的带动下,每天上午都有一名副主任医师到家庭医生工作室坐诊,为居民解决家庭医生入户访视时不能在家中解决的问题;为方便社区居民,中心为每个居民家庭发放了居民联系卡,并将家庭医生团队公示牌悬挂到每个小区门栋,提供24小时服务,居民随叫随到。
  王水同志就是这样,把中心事业置于家庭重担之上,以忘我的精神履行"医生" "主任"双重职责,以高度的责任心、以医生救死扶伤高尚的道德心要求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心的事业中。同时,他不管是当内科主任还是中心主任,总是两袖清风,不拿医院一针一线,不拿患者一分一厘,以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他带动黄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班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为全中心职工树立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勤政廉政的榜样。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李杰)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