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麟 通讯员向秀芳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外出打工,当地结婚、异地生育……给人口计生部门管理和服务带来新的挑战。
为此,湖北省人口计生委率先在全省开展全员人口数据库建设。目前,一个能全面、准确、及时提供人口动态基础信息的信息库系统,开始有效发挥“人口管家”的作用。
9月下旬,记者在天门、钟祥、宜昌等地,感受信息化给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带来的新变化。
千村万户串起来
9月22日上午8时,天门市渔薪镇泉湖村计生专干丁玉梅打开家里电脑,点击鼠标,登录省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系统的“村居在线”平台,输入“天门渔薪镇泉湖村”,查看该村孕检、分娩、节育、婚姻四大模块信息。
“哟,张丽昨天到镇卫生院上环了,我得赶紧去给她送营养品。”说着,丁玉梅拎上牛奶,赶往村民张丽家。
42岁的丁玉梅做了十余年计生专干,她告诉记者:“过去每月要忙着走村串户,出生人口登记表、流动人口登记表、避孕药具登记表……大大小小30多种表格,让我手忙脚乱。今年,‘村居在线’平台开通了,每天只需在家上网,谁家结婚,谁家生娃,一清二楚。”她指着电脑屏幕:“你看,流动人口信息也都在平台上,像李艳夫妇,在北京宣武区打工,7月回家生了个男孩,这里都有登记,我定期去她家提供生育服务,传授育儿知识。”
荆门市则专门开发了手机版村居在线平台,并免费为1730名计生专干配备了手机。23日,该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陈学勇掏出手机,给记者秀了一把,“农村和社区人口信息都装进手机里,可随时查看。”
生命周期全程服务
在宜昌,有一群走在城市社区一线的网格管理员,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社区格格”。
梁海霞是香格里拉社区的“格格”,管理216户居民。每天,她都带着心爱的“社区E通”手机,在她的“格子”里巡视两次,谁家生了孩子、居民迁入迁出,都要入户采集信息,通过“社区E通”反馈到市数据库。8月16日,6号楼801室居民董冬夫妇生了个女儿,医院出生人口信息一变动,网格管理中心就向梁海霞发出指令。当晚她就来到董家,查实反馈,并宣传优生优育知识,帮助联系月嫂。
宜昌的这套系统,在全省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该市人口计生委党组书记李卫平介绍,宜昌建有全员人口数据库、育龄妇女信息库、幼儿早教信息库等,利用网格化管理和各部门资源信息共享的优势,致力于建设从出生、教育、就业、人口流动、婚姻、养老、死亡的生命周期全程服务管理体系。
“人口管家”显功效
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一个覆盖全省、连通乡村,融合人口、公安、卫生、民政等多部门资源的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信息大网正有效发挥“人口管家”的作用。
省人口计生委主任杨云彦认为,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强,人口计生和社会管理面临很多挑战。此外,人口与计生工作的服务对象已大大扩展,工作方式、方法转变也显得十分迫切。掌握全员人口信息非常必要。
2008年以来,省人口计生委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与卫生部门联合执行出生实名登记制度,与公安部门交流新生儿入户、人员户籍变动和流动人口信息,与民政部门交流婚姻登记和收养信息,与工商部门交流外来务工人员经商基础信息,与房产部门交流人员居住信息。多渠道信息互相印证比对,清理核查,动态更新,建成了覆盖全省6100多万人的全员人口数据库。
2009年,该平台开始试点运用,数据库中每个人的信息项有30多个,育龄妇女、流动人口等重点对象的信息项更拓展到200多个,能总体把握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动态掌握人口的婚、孕、产、育等信息,为宏观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经过3年推广,目前,全省人口计生系统3500多个乡级及以上用户、15000多个村级用户利用该平台,实时更新全员人口信息;全省1800多家医疗机构,3000多个民政、公安用户利用该平台开展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