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挑战,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新时期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高校的首要任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成为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一个时期、新形式下开展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是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是学生在课外创造的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各项文化。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引导学生个体的社会化。校园文化处处渗透着明确的教育目的,在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发挥着导向作用,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校园文化活动多数是由学生自己组织的,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培育自信心和创造力的效果是显著的。而且通过多方面的文化实践活动尝试,也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才能。大学是学术思想交流的重要阵地,也是社会良知与理性的凝聚之所在。学校吸收整个社会的精华,而又提炼和凝结出新的精华,再去影响和推动社会。大学最适应真、善、勇、美精神和品格的存在与发展,大学如果注重了真、善、勇、美的价值的追求,那么,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终将为社会文化所吸收和融合,起到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
二是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陶冶。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都有熏陶作用。校园的建筑、布局和绿化、楼房内外的装修、教室宿舍的管理状况等,是长期陶冶学生品格和心理的因素。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对所有参与者的思想品德、智慧才华、情趣爱好和身心发展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染和陶冶作用,有助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师生员工共同积淀、传承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具有导向和引领功能、教育和熏陶功能、凝聚和激励功能、规范和约束功能、支持和保障功能。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个性特征的显著标志,是在广大师生员工中通行的规范准则、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
坚持不懈地把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到学校办学的各项工作中,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培育优良校风、学风、教风和工作作风,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满足广大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对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辐射、引领作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我校办学实践中,我校形成了以“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为核心内容的校园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实现不断跨越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和推动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规划
进一步创建校园文化精品,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人文修养培育为底蕴,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传承优秀大学文化,加强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建设有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成为激励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热情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力求把握主旋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是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以及中国民间传统重大节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爱国、民族团结等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
二是重视与学校相关的重大的节日、纪念日的活动,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日、服装毕业展确定为学校重大活动,由学校统筹组织,把这些活动办成学校最隆重、最热烈、最有影响力的活动。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学金颁发仪式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激励学生勤奋向上、努力奋斗、求实创新。
三是学校应根据学生内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需要,有计划,分系列地开展专题性的学术讲座、汤逊湖讲坛、大学生技能大赛、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学术交流、大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为大学生们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活跃思维提供宝贵的信息渠道、活动空间和自我实现的途径,引导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培养大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是开展美育教育活动,以提高大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大力支持校艺术团的建设,把街舞社、舞蹈协会、话剧社等,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大型文艺演出及各类文艺竞赛活动,为我校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这不仅陶冶了他们的思想情操,同时也会提高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五是以社团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多方面技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锻炼、提高、发展自己的舞台,也为其实践志趣、爱好、扩大交往开辟一个广阔天地。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为大学生提供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得以兼顾。把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同学组成各种社团,如学校设有大学生通讯社、校广播台、文学社、计算机协会、街舞社等36个社团,在社团活动的实践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自身的交往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参与社团活动时,不仅可以使他们学以致用,而且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多方面的技能,并在共同的志趣的发展中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
六是增强师生对校园环境的新认识,激发师生爱校意识,征集与校园美化有关的征文。举办美丽校园摄影作品征集和展览活动。
七是开展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宗旨,按照“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原则,鼓励在校大学生人人争做志愿者,积极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八是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点建设。特别是要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要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校训石、荣誉墙、文化道路牌、书画长廊、文化橱窗等文化作品,把代表中国灿烂古代文化的名言警句、唐诗、宋词等和代表现代文化发展的科技知识、天文、地理知识等相结合,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
九是为每一栋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制作橱窗或宣传栏,根据各楼栋的功能特点和学校统一的要求设计栏目主题,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十是加强校园网、宣传橱窗、广播台等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凸现学校特色。广播要面向广大师生,多多介绍高雅文化和学术知识。要大力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完善楚天新闻网,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
(作者:党务工作部宣传科 陈婷)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