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媒体关注列表

更多

潜江集成创新小龙虾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 2013-06-06 09:32   来源: 潜江新闻网   进入电子报

  潜江新闻网记者 尹铃瑕

  正值初夏时节,天气晴好阳光明媚。记者一行来到潜江市积玉口镇,由于正值抢插中稻时节,农田里忙碌的身影,三五成群,村庄里除了偶尔几声鸡鸣,显得格外宁静。

  积玉口镇地处借粮湖畔,一路上,五月凉爽的风从湖面吹过,伴随着初露河面荷叶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记者与刚捕捞完小龙虾的凤蛟村村民宋波搭讪。

  “我昨天早上就捕捞了400斤的小龙虾。今天准备抽水,马上开始插秧。要在插秧前把池里的小龙虾全部捞起出售。”宋波说。

  去年,宋波承包了村里的138亩水田专门养殖小龙虾。“除去虾种、饲料等投入,目前,小龙虾纯收入达25万元。”宋波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虽然养殖小龙虾,但经商才是我的‘主业’,只有在捕捞小龙虾时才会在田里待上个把月,养殖小龙虾实际上已成了‘副业 ’。”宋波笑着告诉记者。

  积玉口镇凤蛟村村民宋波只是“虾稻连作”受惠者中的一个。自2001年潜江市积玉口镇农民刘主权等人探索出“虾稻连作”以来,种养模式在潜江市逐步升级,再由“虾稻共生”发展为如今的“虾稻共作”。

  “虾稻共作”模式即在每年中稻插秧前先挖好沟,龙虾放入稻田就直接落入沟里,落沟后龙虾就可以在里面循环生长,以便二者和谐共生。这种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稻田的综合利用率,而且克服了原有模式商品虾规格小、产量低、效益差的缺点。

  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介绍,简单地说,“虾稻共作”模式是变过去“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虾稻共作”模式亩产可增加200斤的虾产量,亩均获纯利润3000-4000元,将虾稻连作模式的亩均收益提高3倍以上。

  在白鹭湖农场关山分场的虾稻共作养殖基地,记者看到,基地合作社社员张丙雄穿着防水衣提着塑料筐正往水里走去,不一会,他从水中提起一个长长的虾笼。哇!只见笼网里缀满了挥舞螯爪的小龙虾,这虾体通透红亮,最大的估计有七八厘米长!

  他麻利地解开笼子,将笼子口对塑料桶,稍稍一抖,“哗啦啦”,笼中的小龙虾便“抖“到桶内。拎出一只大虾,他笑着:“这只估计快有2两多重了。嘿嘿!”

  张丙雄是关山分场的种田大户,他共承包了100亩水稻田。去年初,在湖北虾乡食品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虾稻共作”,他向记者介绍: “这种办法一点也不影响水稻插秧,做到了种稻和养虾双创收,收入比单纯种稻强多了”。

  “‘虾稻共作’和传统模式相比,简单、高效,而且有订单为我们农民作保障,仅小龙虾的收入,今年这100亩水稻田获利40多万元没问题。”张丙雄兴奋地给记者算起经济账。

  竹根滩镇黑流渡村1组的李三平,在潜江市举办的“龙虾节”中连续两届荣获“虾王”称号。他告诉记者:“去年,他承包了90多亩地,研究配种,并专门腾出2亩水地用于培育虾苗,探索出了‘鱼虾混养’模式,结果平均每亩收益约4700元,每亩增收3000元,年收入40余万元”。

  据了解,今年,潜江市对新发展“虾稻共作”模式的养殖户按照每亩4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力争全市新发展“虾稻共作”面积5万亩。届时,潜江市将形成布局合理、环境保护良好、产销功能齐全的小龙虾养殖新格局。目前,潜江市小龙虾养殖面积已发展到22.5万亩,预计产量可达到3万吨,年产值可达8亿元以上。

(本文来源:潜江新闻网 编辑:孙方生)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