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采集数据

更多

中科院:京津冀1月共遭5次强霾污染 仅4个晴天

发布时间: 2013-02-22 16:16   来源:    进入电子报
    中新网北京2月3日电(记者 孙自法)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监测数据统计,2013年1月京津冀共发生5次强霾污染过程。整个1月份,共计22天PM2.5超过国家拟于2016年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75微克/立方米),27天超过国家一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只有4天晴好天气,北京及京津冀空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的科学家们3日下午在北京向媒体介绍专项科研进展情况称,2013年元月,罕见的连续高强度大气灰霾污染席卷了中国中东部、东北及西南共计10个省市区,受害人口高达8亿以上,其中污染最严重的为京津冀区域。  京津冀1月5次强霾污染分别是:第一次在6-8日,北京PM2.5小时浓度最高值320微克/立方米,大于300的时间为1小时;第二次在9-15日,北京PM2.5最高值680,大于300超过46小时;第三次在17-19日,PM2.5最高值320,大于300的时间为1小时;第四次在22-23日,PM2.5最高值400,大于300超过21小时;第五次在25-31日,PM2.5最高值530,大于300超过50小时。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科学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指出,本次席卷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化学组成,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上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中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是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  就北京而言,机动车为城市PM2.5的最大来源,约为1/4;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1/5。油气挥发和餐饮近年来有快速上升趋势,应加紧控制,工业和地面扬尘应进一步改善。京津冀区域应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过程,重点在于燃烧过程的脱硫、脱硝和除尘;同时要高度关注柴油车排放和油品质量。“防止北京及京津冀强霾污染事件的发生,北京市重点要解决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周边区域重点解决燃煤的脱硫、脱硝和除尘及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控制”。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科学家、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陈良富说,卫星监测研究分析表明,华北地区2013年1月雾霾事件,是在浮尘和水汽共同作用下,加速成霾过程,放大人为排放污染效果的一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事件。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利用自主发展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针对此次灰霾事件进行模拟,并对预报预警能力进行评估,表明预告模式能够预报区域大气灰霾的生成趋势和覆盖范围。该所研究员、“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科学家王自发呼吁,建立国家尺度大气PM2.5数值预告业务模式,提前3-4天预告高浓度灰霾事件的发生时间、范围和强度,以有效遏制重灰霾事件发生。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共设有灰霾追因模拟、大气灰霾溯源、大气灰霾数值模拟与协同控制方案、灰霾监测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灰霾重点污染物控制前沿技术等研究5个项目25个课题。专项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表示,预期用5-10年时间,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研究区域,阐明区域灰霾形成的关键物理化学机制,识别典型区域灰霾形成的关键污染物,确定区域大气污染物跨区、跨界输送量,发展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污染预测、诊断及控制决策模型,研发致霾关键污染物的源控制和过程控制技术,进行区域应用示范,为控制灰霾污染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 编辑:admin)
关键词:大气灰霾;大于 300;污染物;科学家;京津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