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魅力泉都

更多

舌尖上的牌洲鱼圆

发布时间: 2013-09-26 11:51   来源: 咸宁日报   进入电子报

精心制作

车间里热气腾腾,鲜香弥漫

回笼再蒸

打包装箱

遴选草鱼

操作台前

备用蛋清

配料讲究

 

        春节将至,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备年货。依江逐水的嘉鱼县牌州湾百姓办年货自然多和水产品有关,其中一项重头戏就是做鱼圆子,沿袭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如今,曾经作为宫廷贡品的“牌洲圆子”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1月16日,刚走进嘉鱼县牌州湾镇嘉安食品有限公司大门,便闻到一股鱼圆的清香。

  顺着香气寻去,一个大型的厂房内,热气腾腾,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做着各项工序。

  “刚刚开业几天,就收到了不少订单。”公司总经理张德胜带着我们参观车间,兴奋地说。

  厂房进门处,一个大水池中放养着几百条草鱼,几名工人正用舀子捞鱼。

  “做圆子一定要用新鲜的活鱼,吃起来才鲜。”张德胜接着说。

  整筐整筐的鱼被送往操作台。去鳞、去皮、去鱼骨、去鱼红……负责杀鱼的姜自清是个杀鱼的老手了,动作麻利,只要三两下,一块刮好的鱼肉就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做圆子中最重要的环节了——配料,打鱼糜。

  “鱼圆子讲究的是色、香、味,配料到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圆子的口感。”负责配料的游道林跟我们讲起了他的配料诀窍。今年59岁的游道林从十七八岁开始便跟着家里人学做鱼圆子,一做就是40多年。

  “现在,我用手都可以试出鱼糜的咸淡,用鼻子就可以闻出配料下得准不准。”游道林很自信地说。

  工人们将淀粉、鸡蛋、盐等配料准备好后,游道林看了看鱼的份量,便很快地将配料按照比例放进盆内,然后将调好的鱼肉倒进搅拌机中开始打鱼糜。

  “配料有时候还得看这鱼是哪里来的,湖里的鱼和塘里的鱼配料比例是不同的。”趁着打鱼糜的间隙,游道林跟我们继续说着他的“圆子经”。

  蒸圆子车间里雾气腾腾,十几个蒸锅上正蒸着一笼笼的圆子。蒸锅旁的桌子上摆着很多空蒸笼,张连顺则和其他工人们一起捏圆子。

  只见张连顺用手在盆里抓起一把鱼糜,轻轻一捏,鱼糜就从虎口处冒出,用另一只手一削,在手掌间抖两下,一个圆子就成型了。依次放进蒸笼后,便可以上蒸锅了。

  蒸圆子也得把握火候,时间短了没蒸透,时间长了就蒸老了。15分钟后,杨敦宝端起一笼热气腾腾带着清香的鱼圆子送进了包装车间。

  链接:

  西流湾牌牌洲圆子产自依江逐水的牌洲湾镇。

  滚滚长江东逝水,至此西流30里。长江西流形成的洄流湾,让这里成为天然良港和江鲜聚集栖息宝地。

  相传牌洲圆子曾为宫廷贡品。公元1577年,明世宗朱厚熜曾巡视江南途经牌洲湾,地方官员征集当地名厨会同随从御厨,将上等鲜鱼研制成圆子供皇上膳食,世宗食之龙颜大悦,回京后仍念念不忘,时常索贡。牌洲圆子得以名声大振,百姓如法烹制,使牌洲圆子逐渐成为领衔荆楚饮食文化的特色佳肴。每逢佳节或宴请,民间盛行待客如待帝的传统,餐桌必备牌洲圆子,“无圆不成席”的民俗沿袭至今。

  记者手记扛起“传承”的大旗“让更多的人吃到正宗的牌洲鱼圆子!”是嘉安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胜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虽然是工厂化制作鱼圆子,但从选材到加工,从配料到清蒸都是纯手工制作,而且工人中大多数都是地道的本地人,都有做鱼圆子的经验,像游道林这样有着精湛技艺的人也不少。这就保证了牌洲鱼圆子有正宗的“牌洲味”。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一些技艺因为做法复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接触,使得一些传统美食的做法濒临失传的境地。

  让我们欣喜的是,嘉安食品扛起了牌洲鱼圆子这个传统美食的大旗,也让更多的人尝到了正宗的牌州鱼圆子。

  栏目主持人 张大乐   记者 张大乐 夏正锋 特约记者 汪姝琴 通讯员 王名堂 李安福

(本文来源:咸宁日报 编辑:郑青)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