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苎麻”始种于宋朝,是享誉海内外的“苎麻之乡”,“兴国苎麻甲天下”。“阳新苎麻”是一种多年生的宿根植物,每年按季节分三次收获: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三季麻纤维支数平均在2100支以上的品种。“ 阳新苎麻”在历史上品类是最佳的,闻名于国内外市场。产于富河南岸的洋港、龙港、排市、木港、枫林等地,具有纤维柔软、色泽纯白,班疵少等特点。抗战前, “内山麻”甚为德国商人所垂涎,不惜以高价购买;日本商人曾在阳新洋港镇开设麻行,坐地收购。洋港镇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2011年,苎麻价格跌至几角钱一斤后,阳新几乎无人种植苎麻。在华中农业大学农学院刘教授的技术指导下,引进“华苎四号”,当年发展苎麻3000亩,产原麻60万斤。现在阳新种植的主要优良品种为“华苎4号”,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灾力强,杆高茎粗,生长整齐,出麻率高,单纤维支数在全国十大优良品种中遥遥领先。阳新县目前育苗基地1000亩,种植1.2万亩,计划发展8万亩、实现产值3.2亿元。未来10年,远东麻业以每斤6元的保底价敞开收购。阳新县开展技术指导和社会服务,阳新县万亩苎麻扶贫产业特色基地初具规模,促进当地1200多人就业,使当地160多户脱贫;积极拓展种植领域,在废弃矿渣和重金属铜污染连片区,形成苎麻单作等植物替代模式;苎麻可作为植物高蛋白原料进行动物饲料深加工;为促进阳新县种植业转型,在“四边地”新发展苎麻2万亩。提供3项麻骨食用菌专利给阳新县白沙镇使用,显著地提升经济效益。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