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查昭
策划:吴康安、方田、谢颐
编辑:王会、肖梦吟、贾方、徐璇
设计:李砚青、蔡畅、夏潇然、刘晓洁
技术:黄小明
内容编撰、史料支持: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出品: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召开情况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近郊五一村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42人,其中有选举权的正式代表84人。斯大林会见了中共领导人,并与布哈林(时任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一起参加了六大主席团。党的六大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主要内容

大会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明确指出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前中国的政治形势是处于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第一个革命浪潮已经过去,而新的浪潮还没有来到;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

大会通过的党章,详细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下级党部与高级党部由党员大会、代表会议及全国大会选举之”;“各级党部对选举自己的党员,应作定期的报告”;“下级党部一定要承认上级党部的决议,严守党纪”,迅速且切实地执行党的指导机关的决议。党章在党员管理制度和党的组织机构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

历史意义

党的六大认真地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中国革命根本问题所做的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它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针对党内普遍存在的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既然已经反革命,中国革命的性质便不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错误认识,指出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大会明确了决定革命性质的不是革命动力,只能是革命任务。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为统一全党思想,克服党内仍然存在的浓厚的“左”倾情绪,摆脱被动局面,实现工作的转变,对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1928年6月,湖北的党组织由霍锟镛、余茂怀、叶开寅、任旭、祁松廷、法荣廷等组成代表团出席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湖北省委贯彻执行中共六大决议,继续坚持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努力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同时将工作重点转向农村,创建红军和红色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实现形式,革命形势出现走向复兴和发展的局面。
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创立
1929年4月,鄂东特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召开黄安、麻城、黄陂、孝感4县县委和红三十一师党委联席会议,组建中共鄂东北特委,徐朋人任书记。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又召开第二次联席会议,制定临时政纲,通过政治形势与任务、政权建设、农民运动、扩大游击战争等决议案,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紧密结合进行。至此,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此后,鄂豫边地区土地革命战争不断发展,最后形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大冶兵暴
1929年12月15日,在红五纵队接应下,驻大冶县城的国民党军独立十五旅第二团二营2个连在共产党员程子华带领下起义。随后,该团驻阳新的第一营2个连,第三营1个连,也分别在共产党员带领下开出县城宣布起义。起义部队共700余人,编为红五军第五纵队第二支队和纵队教导队。这次兵暴,被中共中央军委赞为“模范的大冶兵暴”。以大冶兵暴为重要基础和起点,鄂东南地区土地革命战争迅速发展,形成以阳新、大冶为中心的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建
在贺龙、周逸群领导下,1929年在湘鄂西地区先后形成湘鄂边和洪湖两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7月4日,红四军、红六军胜利会师,根据中央指示,红四军正式更名为红二军,红二、六军合编为红二军团。1930年9月中旬,中共中央代表邓中夏来到洪湖根据地,主持召开中共鄂西特委和红二军团前委联席会议,决定把鄂西特委和鄂西联县政府相应扩大为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红二军团的组建,湘鄂西特委和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红四方面军成立
1931年11月7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四军、红二十五军在黄安七里坪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下辖第四、第二十五两个军,共约3万人。红四方面军的成立,标示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中共湘鄂川黔省委成立
从1934年1月开始,红三军在湘鄂川黔边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活动。经过艰苦努力,至9月,在黔东的松桃、印江、德江、沿河和四川的酉阳等县边界纵横100公里、人口10万余的地区建立了黔东革命根据地。10月24日,红三军与从湘赣革命根据地西征而来的红六军团在贵州印江县木黄胜利会师。红三军恢复红军第二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11月26日,成立湘鄂川黔临时省委,任弼时任书记;同时成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贺龙兼主席。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的成立,标志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红二十五军长征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开创
1934年11月16日,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由罗山何家冲出发西进,开始长征。12月上旬,到达陕西洛南县。10日,省委举行常委会议,决定以陕南商洛地区为中心,向豫西、鄂西北发展,创建鄂豫陕新根据地,并将鄂豫皖省委改称鄂豫陕省委。省委指挥部队南下郧西、郧阳,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初步奠定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