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查昭
策划:吴康安、方田、谢颐
编辑:王会、肖梦吟、贾方、徐璇
设计:李砚青、蔡畅、夏潇然、刘晓洁
技术:黄小明
内容编撰、史料支持: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出品: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召开情况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今恤孤院路3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等九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

主要内容

党的三大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作出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的重大决策。大会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大会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指出:“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大会强调,拥护工人农民的自身利益是党不能一刻遗忘的,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党的特殊责任,引导工农参加国民革命,更是党的中心工作。

历史意义

党的三大作出的这个决议是正确的。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从而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也正因为如此,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使中国共产党从比较狭小的圈子里走出来,在更广阔的革命斗争的天地中接受锻炼,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在这个过程中,党的组织和党的影响也迅速扩大。
1923年6月,中共武汉区委派陈潭秋、林育南、项英、陈天出席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上,项英当选为中央委员。根据中国共产党三大和三届一中全会精神,中共湖北地方组织积极投身开创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工作,加快了建立国民党湖北地方组织的步伐。
筹组国民党湖北省地方组织
1923年12月30日,中共党员刘伯垂、项英等主持建立中国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汉口特别市党部筹备处。此后,董必武受中共武汉区委派遣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请示,被指定担任湖北地区同国民党中央的联络工作。1924年4月,董必武主持筹建的国民党湖北省临时党部成立,在此前后,湖北地区的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纷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一批党团员成为国民党湖北省临时党部、汉口特别市临时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并建立了以陈潭秋为书记的党团。从此,中共湖北地方组织通过国民党这一各革命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公开领导全省人民大革命。
武汉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联盟成立
1924年9月3日,经共产党人发起筹备,武汉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联盟成立。5日,该联盟举行代表大会,董必武、陈潭秋等当选为执行委员。9月7日,联盟举行“九七”国耻纪念大会,号召民众为废除种种不平等条约、谋求国际外交平等而群起努力。
国民会议湖北促进会成立
1924年12月14日,国民会议湖北促进会在汉口举行成立大会,受中共湖北组织领导的62个团体派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决定团结省内各团体共同参加反军阀的革命运动。21日,该会召开代表大会,在董必武、陈潭秋指导下,成立国民会议湖北促进会执行委员会。
陈潭秋发表《国民党的分析》
1924年12月27日,陈潭秋在《中国青年》发表《国民党的分析》。陈潭秋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了国民党的历史与现状,指出,改组后的国民党因存在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利益的成份及其对革命的不同态度而形成了左、中、右三派。左派代表工人、手工业者、农民、小商人,中派代表知识阶级、工商业家和一部分小资产阶级,右派代表与帝国主义有关系的大商人、地主、军人、政客及洋行买办等。这对湖北地区党组织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斗争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