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襄州新闻报道 > 正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襄阳市襄州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围绕“一镇多业、一村一品”战略布局,积极发展特色富民产业。目前全区蔬菜、小麦、水稻、花生、红薯、火龙果、苗木等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乡村振兴底气更足。

  大棚蔬菜种出致富好“钱”景 

   

  隆冬时节,正是农村农闲的季节,但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梁咀村的蔬菜大棚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一处田间地头,村民孙丹华正忙着给自己的20多亩大棚施肥。 

  “我们用的都是有机肥,蔬菜长得好。去年我种的有空心菜、汉菜、红薯叶、奶油白菜、香菜等品种,一年收入20万元。”说起一年收入,孙丹华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双沟镇梁咀村立足本地特点,以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为主线,加快完善产业配套设施,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走上致富“快车道”。去年全村95%的农户收入在15万元以上。

  双沟镇梁咀村党支部书记王晓世介绍,“下一步村里将继续做好蔬菜文章,以蔬菜分拣中心为平台,做宽农超、农企、农校、农批4条线下销售渠道,让梁咀蔬菜走得更远,让销售品种更丰富,让群众钱包更鼓。”

  红薯地里迎来增收新“薯”光 

   

  峪山镇大坡村曾是襄州区64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这里地如其名,耕地多为旱地、坡地。村里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但都是零散种植,不成规模,种出来的红薯也卖不出好价钱。 

  近年来,在产业扶持政策的支持下,当地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方式,带动周边村民开展规范化种植。

  峪山镇大坡村村民朱家成就是受益者之一。两年前,他因种植的50亩桃子经济效益不佳而焦虑。自从加入当地合作社后,他种植100亩红薯,今年毛收入30余万元。

  峪山镇党委书记吴胤婷介绍,在大坡村的示范带动下,全镇红薯种植面积连年增长,目前已达2万余亩,加上从外地转购来的红薯,年总产量大约在14.5万吨,形成了集红薯品种繁育、大棚育苗、种植、网络销售、窖藏、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年产值超过2亿元。

  小产业做出了大效益,如今的峪山镇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薯小镇”,村民的生活也越过越有滋味。

  农旅融合拓宽村民“致富路” 

   

  春赏花、夏观青、秋看果、冬摘桃,这是襄州区“冬桃之乡”黄龙镇经济果林带来的四季美景。 

  黄龙镇种植冬桃历史悠久。近年来,黄龙冬桃又迎来发展新机遇。为将冬桃产业价值最大化,该镇强化帮扶模式,采取多种措施,实施“一条龙”服务,带动脱贫群众种植冬桃,并签订销售协议,让脱贫群众不为冬桃栽、管、销发愁。截至目前,该镇冬桃种植面积已达到8000亩。 

  桃林遍地之后,黄龙镇又依托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积极建设“十里桃花源,万亩稻米香”产业带,扩大黄龙冬桃、黄龙大米等品牌的影响力;以核心的“冬桃文化区”,建立起生态农业观光田园综合体,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生态精品农业以及特色农家乐等内容“串珠成线”,按照“农旅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打造出一条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的旅游线路。

  双沟蔬菜、峪山红薯、黄龙冬桃……这些只是襄州区发展特色农业促农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襄州区把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建立健全联农带农联结机制,带动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真正做到产业发展有势头,群众致富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