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襄州新闻报道 > 正文

   “以前办养老保险代缴,要跑几个部门填表格、交证明,现在在家就能办好,省心又省力!”家住黄集镇的三级残疾人李先生的一席话,真切反映了我区今年以来推行的“免申即享”改革带来的便民实效。

   

  为全面落实襄阳市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区行政审批局联合区人社局、医保局、残联等部门,秉持“数据赋能、精准服务”理念,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主动筛查比对,实现“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让符合条件的群众无需申请就能自动享受政策福利,实现了“政策找人、服务上门”。

  数据赋能,织密特殊群体保障网 

  针对重度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系统自动筛选对象,今年已为全区285名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5.7万元。同时,运用大数据精准锁定8135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额资助其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费用,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精准施策,点亮特殊群体生活希望 

  面向0至6岁残疾儿童,通过“政策找人”筛选出需求后,区残联主动协调,已为113名儿童提供免费康复训练。针对残疾考生,部门数据共享提前摸清需求,为2名考生实施全程服务保障,实现贴心关怀前置。

  流程优化,让政策红利直达民心 

  目前,我区已有残疾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医保救助、0至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家庭生活补助、残疾大学生就学资助等多项政策实现“免申即享”,累计惠及群众已超8500人次,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提升了获得感和满意度。

  下一步,区行政审批局将持续深化“免申即享”服务机制,扩大政策覆盖范围,推动惠民政策精准直达、应享尽享。同步建立政策实效“回头看”机制,用长效制度托举民生温度,以动态优化提升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