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各志愿服务组织、广大志愿者朋友们、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当前,正值夏季高温和汛期,未成年人亲水活动增多,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为有效防范溺水事故发生,守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中共襄阳市襄州区委社会工作部特向全区发出诚挚倡议: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构筑坚实的防溺水安全防线!
一、勇担宣传使命,争做防溺水知识“传播者”
多维宣传覆盖:积极走进社区、村居、广场、公园、集市等人流密集区域,通过设立宣传点、发放倡议书、张贴宣传海报、播放警示音频等方式,高频次、多角度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和“六不一会”要求(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人员不擅自下水施救;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创新宣传形式: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制作防溺水科普视频、动画,以生动案例警示风险,提升宣传吸引力和覆盖面。例如,通过动画演示溺水误区(如“会游泳就不会溺水”“手拉手能救溺水者”等),普及正确的自救和施救方法。
精准入户提醒:针对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重点群体,配合村(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敲门行动”,将防溺水宣传材料和安全提醒送上门,面对面向家长(监护人)强调监护责任,提升其安全意识和警惕性。尤其要关注居住在水域周边的家庭,确保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二、筑牢巡防堤坝,争做危险水域“守护者”
认领重点水域:在镇(街道)、村(社区)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主动认领辖区内的重点危险水域(如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沟渠、采砂坑、积水洼地等),建立志愿巡查责任区。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学校、村庄周边和道路沿线堰塘、水库等水域,以及建筑工地形成的坑池、水洼等。
开展常态巡逻:组建防溺水志愿巡逻队,特别是在午后、傍晚、周末等溺水事故高发时段,对责任水域进行常态化、高频次的实地巡查。重点查看安全警示标识是否完好、防护设施是否健全、救生设备(救生圈、绳索、竹竿)是否在位,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设施损坏情况。
及时劝导干预:在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未成年人在水域附近玩耍、逗留或试图下水,特别是无成人监护的情况,要立即进行耐心、坚决的劝导和教育,引导其远离危险水域。对在水域边活动的家长进行安全提醒,共同增强安全意识。
三、提升应急能力,争做生命安全“救护员”
学习基础救生知识:鼓励有条件的志愿者,特别是参与水域巡查的志愿者,主动学习基础的水上救生知识和技能(如岸上救援方法:抛掷救生圈、使用长杆/绳索施救;心肺复苏CPR基础操作等)。通过参加专业培训或观看教学视频,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呼叫专业力量:发现溺水险情时,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寻求周边成人帮助,并立即拨打110、119、120等紧急电话,清晰报告事发地点和现场情况。在确保自身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进行岸上间接救援(如抛投救生设备),并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引导救援通道畅通。
参与应急演练:积极参与由镇(街、区)组织的防溺水应急演练,熟悉救援流程和分工。通过演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快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四、关爱重点群体,争做平安成长“护航员”
助力“看护”服务:配合村(社区),积极参与面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重点群体的暑期关爱活动,丰富其暑期生活,减少其独自外出、特别是前往危险水域的机会。例如,开办“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组织各类主题活动,提供综合素质培养、爱心陪伴、心理抚慰等服务。
开展安全教育拓展:在组织的各类暑期公益活动中,融入防溺水安全教育环节,通过游戏、绘画、故事等形式,向参与的未成年人反复强化安全意识和自救知识。例如,开展“防溺水知识竞赛”“溺水救援模拟演练”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防溺水知识。
结对帮扶提醒:对重点家庭的未成年人,可建立志愿者结对关爱机制,定期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进行安全提醒和关怀,弥补家庭监护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对于隔代监护的学生,要加强沟通,确保家长(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责任。
五、凝聚社会合力,争做防溺水工作“推动者”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可以发挥自身影响力,利用广告牌、宣传册等载体宣传防溺水知识,或为防溺水工作捐赠救生衣、救生圈、警示牌等物资,资助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应急演练等活动,为防溺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部门协同联动: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密暑期、节假日、周末宣传提醒;教育部门要督促学校落实防溺水措施,开展“1530”安全教育(每天1分钟、每周5分钟、节假日30分钟防溺水提醒);水利、资规等部门要加强水域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四个一”救生设施(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配备。
技术赋能防控:积极整合水域数字地图和视频监控资源,创新运用AI自动识别、语音示警、喊话劝离等技术手段,对危险水域进行全天候监视防范。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朋友们,你们是基层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力量。在这个守护生命的关键时刻,让我们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拳拳爱心,投入到暑假防溺水工作中来!用我们的细心巡查、耐心劝导、广泛宣传和有效辅助,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让他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暑假!
志愿同心,防溺同行!让我们携手共筑生命防线!
中共襄阳市襄州区委社会工作部
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