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襄州新闻报道 > 正文

   襄州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实施“红色领航 融合赋能”工作机制,通过建强组织体系、优化服务供给、创新治理模式,推动新兴领域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经验。

  组织体系“立体化”,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引领”。襄州区构建起“区委-镇街-村社-网格-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采取“行业统建、区域联建、楼宇共建”模式,让党组织触角延伸至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每个环节。通过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开展“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活动,有效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党组织对新兴领域的有效引领。目前全区“三有”非公企业438家,党组织覆盖率为83.6%,党建工作指导员覆盖率为95.4%,社会组织296家,党组织覆盖率为64.8%,党建工作指导员覆盖率达到99.3%。创新打造九阳防水、红牡丹公司等示范党组织,2024年开展专题培训42场,培训党务工作者1800余人次,党组织覆盖率显著提升,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为新兴领域党建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服务矩阵“精准化”,推动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赋能”。全区集成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站、红色驿站等资源,构建起“15分钟党群服务圈”。建成15个镇街社工站、20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321个志愿服务阵地,通过“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机制实施服务项目156个。创新开展“银龄关怀”“童心守护”等特色项目126个,服务群众8.2万人次;建成7个“暖心驿站”和3个“司机之家”,服务新就业群体4200余人次,推动“红色代办”“云端服务”等便民举措落地见效,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实现服务供给从“有”到“优”的转型升级。

  治理机制“协同化”,促进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创新推行“党建引领、多元参与、数字赋能”治理模式,建立全周期闭环工作机制。2024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21件,化解矛盾纠纷193起,办结率达96.8%。深化“党员双报到”机制,组织1.2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时长超37万小时。打造“红色物业”“商圈共治”等治理品牌,创新“轮值书记”“商圈智囊团”等协商机制,推动铁四院社区、光彩商圈创成省级治理示范点。开发“襄州治理云平台”,实现群众诉求“一键上报、智能分派、实时跟踪”,办理时效大幅提升,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相关治理经验被中央社会工作部《乡镇论坛》杂志刊发。

  下一步,襄州区将持续深化“红色领航、融合赋能”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提升治理效能,努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新兴领域党建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