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点刚过,襄州区育红社区“小巷管家”志愿服务微信群里,一条岗位值守接龙消息一发出,不到10分钟,5个校园周边值守的名额就被家长、商户们“抢订”一空。这样的场景,如今每天都在育红社区上演。
这支以居民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12人壮大到148人。他们不仅始终确保校园周边服务力量不缺位,更以常态化值守的坚守,让校园周边的“堵心路”变成“安心路”。
17:30前,大家准时到校园周边指定地点打卡集合,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分散在校园周边的3个关键点位开展服务。穿着马甲的常阿姨站在学校正门东侧,提前示意驶来的车辆有序停靠;开眼镜店的王老板则守在西侧旁,其他三名志愿者分工明确,有人引导车辆即停即走,避免拥堵;有人牵着低年级学生的手,护送其安全过马路;有人对随意停放、追逐打闹等行为进行柔性劝导。“以前放学铃一响,电动车挤在一块,孩子踮着脚找家长,校门口堵得挪不动步,现在有‘小巷管家’引导,车能即停即走,省心多了!”前来接孩子的刘妈妈笑着说。
这份“值”,还藏在社区精心搭建的积分激励机制里。“你看,这是我这攒的积分卡,放假了正好带孩子理发抵20元剪发费。”“小巷管家”刘阿姨掏出积分卡,上面清晰记录着每次值守的时长和积分。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为让志愿服务“有温度、有回馈”,社区还联动辖区近20家商户,为“小巷管家”搭建起积分激励体系。队员们参与护学等服务可累计积分,这些积分不仅是荣誉的象征,还能在合作商户中直接抵现消费,或兑换专属折扣,形成“志愿服务获积分、积分能换实惠”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
从“临时响应”到“每日坚守”,从“志愿奉献”到“积分回馈”,育红社区“小巷管家”用常态化行动,将“校-社-家-商”四方联动的共治理念落到实处,持续为孩子们筑牢上下学的“安全防线”,也为共建文明和谐社区注入了鲜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