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大美术学院邀请仙桃市江汉皮影艺术团来校参与系列活动中的“绘影绘声”部分传统皮影戏展演。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积极开拓学生进行融合新闻、全媒体传播实践的路径,与荆楚网牵手共建教学实习基地。
中南民族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6714位学子完成学业被授予学位。
中南民族大学种太阳支教团走进咸安区汀泗桥镇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志愿服务活动。
中南民族大学王菊教授及团队创作歌曲《清江壮歌颂华章》获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
该系列活动是中南民族大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展现中南民大学子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风采。


由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共建产学研一体的“中药抗衰老中试研究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英山县梦丝家公司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一次文代会、第十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湖北文艺创作发展繁荣,推动湖北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经考察,湖北省文联研究决定,在中南民族大学成立湖北省文艺评论基地。

由中南民族大学、中共硚口区委员会、硚口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硚口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局、硚口经济开发区、区工商业联合会承办的“招聘服务进校园·才聚荆楚助先行”硚口区2023年“才聚荆楚·百县进百校”就业促进专项行动——中南民族大学专场顺利举办。

中南民族大学将在樊口街道设立一个乡村振兴工作站,指导樊口街道打造环青天湖文旅项目、建设杜山村方意渡乡村振兴试验点,同时指导樊口街道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该基地的授牌,将进一步密切利川市毛坝镇与中南民族大学的交流合作,具体开展校地合作,聚焦抓实研学旅行,拓宽实践育人新渠道,有效促进毛坝镇地方文化教育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中南民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成效充分体现到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来。

“覃教授的团队今天点燃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让大家有了新的科学探究的动力源泉。”汤逊湖学校校长汪新华说,该校致力打造“致知课程”,涵养学生“三心”(好奇心、好玩心、好胜心)和“三趣”(兴趣、情趣、志趣),这次科普课程只是开始,未来学生们还将在更多课程、活动中提升创新能力。

建始法院将与中南民族大学强化沟通联系,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与法学实践教学工作共上新台阶,为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强化“一盘棋”统筹,把握好“共建共享”要求,共同推进具体事项落实,共同推进政策支持保障,共同推进工作机制完善,在推动武鄂同城教育协作中展现更大担当、实现更大作为,打造全省校地教育协作的华容样板典范。

一个微笑,荡涤人心;一句问候,暖如亲人。她成为广大学生塑造品格、创新思维、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网络上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女教师。作为高校心理学教师,田媛把专业知识融进日常生活,激发学生奋斗梦想,成为点亮学生精神生命那簇光的人。
2022“荆楚好老师”事迹选登

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关山警务站民警何斌荃、辅警张俊正在巡逻,接到指挥室指令:有一小伙子在小区门口捡到一个装有千元现金的灰色钱包,请求民警帮助寻找失主。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
武汉一大学生拾金不昧报警,千元现金火速回到主人身边

她将无限激情注入课堂,沙哑了声音,却引爆全校学生对化学的热情;她醉心科研,携手老朋友“催化剂”,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她热爱科普工作,创立“双塔科普之声”品牌,引导学生把科学知识带进社区和乡村……
研究催化剂的女教授,成为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父亲在彝族山村支教的经历,让刘彦宏心里一直有一个到民族地区做老师的梦。加入学校研究生支教团,“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是她梦想的实践。
不一样的开学季,中南民大研支团为西部学生点燃希望火种

沉甸甸的成果背后是两年半的积累和探索。王彤和团队一行人考察了北京房山、浙江乐清、重庆大巴山、湖北宣恩和安徽三十岗乡等五地模式后,选择扎进贵州山区深入调研,切实为中国海量闲置农房多、“二次闲置”严重的现实问题找寻方法。
她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