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163号
联系方式:027-88185186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163号,地处汉口历史风貌街区核心区域,紧邻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黎黄陂路步行街,由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唐生智公馆旧址、怡和洋行公寓旧址三座历史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49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471平方米,展厅面积约3000平方米。现有基本陈列“中共中央在武汉”、31个复原陈列和2个临展厅,藏品519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5件。目前,该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首批“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基地、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武汉市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相关成果荣获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大思政课”百优精品项目,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全国文博社教宣传展示活动百项创新案例,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览精品奖,湖北省文博系统十佳研学案例,持续多次荣登全国纪念馆革命类博物馆热搜榜50强,已成为全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武汉之所以成为英雄的城市,中共中央在武汉这段历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革命后期,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革命洪流从珠江流域推进至长江流域,大革命中心移师武汉,1927年4月,中共中央机关由上海迁至武汉,选址在原汉口四民街61号、62号,这里是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秘书厅办公的地方,“61号”成为当时中共中央机关的代名词。彼时的江城,群英汇聚,风云蒸腾,中共中央机关在武汉开展国共合作,领导反帝反封的革命斗争,召开中共五大、八七会议,作出了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暴动等一系列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在胜利和失败交替、高潮和低潮跌宕、顺境和逆境接踵间,以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武汉淬炼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化解了大革命失败的重大危机,我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和独立。“61号”见证了早期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被誉为“1927年的中南海”,是全国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复同意筹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对筹建工作作出“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的重要批示。2016年9月,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正式开放。
纪念馆以中共中央在武汉为切入点,再现大革命后期中共中央在武汉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以及作出的一系列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在武汉”基本陈列依托唐生智公馆旧址设立,以1926年9月至1927年10月党中央在武汉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主线,用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文献、档案、油画、雕塑、场景复原等综合型的表现手段,从“革命中心北移与中共中央迁汉”“大革命局部失败与中共五大”“革命危机加深与中共应对危机的努力”“大革命全面失败与八七会议召开”和“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和中共中央离汉”等五个部分反映党在大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以及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土地革命战争兴起这一历史性转折中的艰难抉择,生动阐释了我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和独立,在危机中孕育新机的命运抉择和史诗篇章。复原陈列依托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设立,恢复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室,中共中央秘书厅办公室,陈独秀、蔡和森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办公室及卧室共31处中共中央机关原貌,再现中共中央在武汉奋斗的峥嵘岁月。
官网地址:点击跳转
扫二维码参与生成AI互动海报
主办: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