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化地图非遗版 > 荆门
荆门

京山民歌

类型:民间音乐(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京山县

绿林镇民间艺人杨宝珍在教村里年轻人唱民歌

  京山县地处湖北腹地,为荆楚文化的中心区域。今京山县的东北境古代就属曾(随)国,随州市发掘出曾侯乙墓编钟,证明在2500多年前随州、京山一带就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音乐。

  流传至今的京山民歌数量众多,体裁多样。一是劳动号子,可为劳动者助力鼓劲、协调动作;二是山歌,山里人干什么就唱什么,如放牛山歌、采茶山歌等,可独唱、对唱,内容随口编作,饶有乐趣;三是田歌,如栽秧歌、扯草歌、推草歌、薅草歌等,既调剂精神,又鼓舞干劲;四是灯歌,是民间举办灯会时融合歌舞、杂耍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五是小调,歌词內容广泛,情歌占有很大比重,农村至今尚有“无郎无姐不成歌”之说。

  京山民歌的音调悠扬婉转,节奏明快,富有动感,曲体结构奇妙。京山民歌中尤以《小女婿》最为著名,是湖北民歌的代表曲目之一,至今久唱不衰,在与京山口音相同的天门、潜江、仙桃、沙市等地,年岁在45岁以上者,一般都可张口即唱。

《史记》记载了“四面楚歌”的故事

代表性传承人卢朝忠在唱《小女婿》

清光绪八年的《京山县志》,记载了当时京山民歌“庶民俱唱下落歌”的流传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