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地区或单位:松滋市
1982年整理绘制的滚灯舞道具、服饰图
滚灯舞是流传在松滋市八宝、米积台、宛市、新江口一带的传统舞蹈。滚灯是我国花灯艺术中纸灯的一种,源于江浙一带,由于历史上人口大迁徙传入湖北松滋。滚灯舞以“推、拖、戏、晃、摆”为主体动律,加上大小“圆场”,形成灯为人舞,人为灯转,生动活泼,祥和喜庆的欢乐场面。充分表现出人民群众对“团、圆、亮”的美好追求。
滚灯舞表演时,打击乐起着贯穿、烘托、连接作用,它由鼓、大锣、大钹、马锣、小锣五件击乐组成。鼓(冬)音色热烈、笃实;大锣(广)音色深厚、奔放;大钹(且)音色稳健、明快;马锣(得)音色开朗、活泼;小锣(太)音色清脆、悦耳,合奏起来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打击乐音响体,独奏时又可充分显示击打乐本身的特点和性能。
滚灯舞的显著特征体现在它的喜庆、乡土、传承、多元等方面。松滋滚灯舞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民俗、美学等方面。“滚灯”是花灯艺术之一,人们常以此种形式互贺新春、道吉祥、增友情。松滋滚灯舞的服饰和道具十分讲究,而且极具民族性和地域性;舞蹈语汇丰富,动静结合,画面多变,舞者以舞渲情,舞以尽意,使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
木制的滚灯车架 摄影:卢家兵
在木天河村五组为村民表演滚灯舞 摄影:卢家兵
1982年整理绘制的滚灯舞造型图
老艺人胡志寿在制作滚灯 摄影:卢家兵
老艺人在为滚灯舞伴奏 摄影:张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