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化地图非遗版 > 宜昌
宜昌

秭归薅草锣鼓

类型:民间音乐(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秭归县

磨坪田间薅草锣鼓  摄影:雷江陵

归州镇万古寺村田间薅草锣鼓  摄影:谭斌

  秭归薅草锣鼓主要分布在秭归县杨林桥、磨坪、沙镇溪、归州、郭家坝、茅坪等乡镇。秭归薅草锣鼓按演唱内容分,有花锣鼓和攒鼓两种;其发声方法有假声高八度的歌唱、真声高八度的歌唱和真声低八度的歌唱三种;就体裁而言,既有板腔体的号子、扬歌,也有歌谣体的杂歌;曲体结构既有单曲体的形式,也有联曲体的形式,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套曲结构。其锣鼓牌子非常丰富,约有七八十种之多,如开场锣、号子锣、起鼓、煞鼓、采茶鼓、虎抱头、十八长锤等。伴奏乐器的配置有单锣鼓、夹锣鼓、双锣鼓、夹心单、夹心夹等。锣鼓班子配置的大小视薅草人的多少而定,人多配置大,人少则配置小。秭归薅草锣鼓是个特大型的套曲,并且套中有套。各地声腔不同,风格各异,地方特色突出,题材广泛,包罗万象,是一幅生动的民族风情画卷和一部反映秭归地方音乐及风土人情的百科全书。

  秭归薅草锣鼓是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民间艺术品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秭归薅草锣鼓,对研究本地民风民俗、语言文学、民族音乐和民间艺术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